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时政新闻

陈醋咖啡、糖葫芦冷萃…… 这些特色“中国口味”咖啡你喝过吗

2024

/ 06/19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您平时喝咖啡吗?更青睐什么口味和品牌的咖啡呢?这两年,咖啡在大家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占比越来越高,咖啡品牌和消费群体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中国本土咖啡原料和咖啡品牌的崛起和迅速成长,在咖啡市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国味”。

有的人是为了体验新奇口味或者享受惬意的社交空间,而有的人则是把喝咖啡当成喝水一样的生活方式。相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人均咖啡消费杯数也由2016年的9杯,上升为16.74杯。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徐剑:我们去看中国整个消费市场,目前咖啡是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单品。2023年整个中国咖啡产业的规模首次是达到了2600多亿元。中国的以咖啡为企业名注册的大概是有38万家。外资企业的占比是很小的,大概只有1.9%。

徐剑介绍,近5年以来,我国本土涌现出大量国产咖啡品牌企业,它们入场虽然晚但扩张迅速,通过主打平民咖啡和创新创意口味,近几年席卷了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相关业内人士也认为,中国咖啡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对本土品牌而言,坚持创新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北京咖啡行业协会秘书长 郭峰:本土化的咖啡品牌和口味创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种创新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兴趣,提升咖啡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甚至有可能走向海外,为国际咖啡市场带来新的元素和体验。

“中国口味”咖啡推陈出新 带来新奇体验

随着众多本土咖啡品牌的崛起,也带动了咖啡“中国口味”的市场热,生椰拿铁、糖葫芦冷萃、乌梅山楂红茶美式等等,各种具有本土新奇口味的咖啡一次次火出圈,给消费者带来别样的体验。

传统的奶咖由咖啡和牛奶混合而成,而咖啡特调则是一种极具个性化和创新元素的咖啡饮品,反映了咖啡师的设计理念、美学标准和对咖啡及其他食材风味的深入理解。在上海虹口区的一家咖啡店记者看到,门店特制的咖喱拿铁和咖啡泡饭颇受消费者青睐。

上海某咖啡店负责人:我们会想到能不能跟咖啡有一些组合和搭配,比如说咖喱,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东西都是有趣的。

而咖啡泡饭的灵感则来自上海人吃泡饭的传统,咖啡店将中西餐饮文化有机结合,混入玄米粉、咖啡液和燕麦奶制作出美味泡饭。

上海市民:喜欢这种比较猎奇的咖啡店,点了咖啡泡饭感觉很新奇,因为我们早饭都吃泡饭,但是苦味的泡饭确实没吃过,所以就来试一下。

在北京海淀的一家咖啡店,黑啤特调咖啡格外引人注意。店员向记者介绍,这款咖啡以黑啤糖浆、浓缩咖啡液和奶油为主要原料,充满了匠心与创意。记者观察了一下,这款咖啡在1个小时的时间里就卖出了近20杯。

北京某咖啡店店长 宋晓东:创意咖啡的话,今年的话就是像榴莲咖啡,还有啤酒花咖啡,是不含酒精的,海盐玫瑰系列,这几款特调咖啡还是比较不错,卖得还不错,所以说特调咖啡特殊的品种我们还会继续创新,一定会结合顾客的需求。

近年来,陈醋咖啡、黄油咖啡、麻酱咖啡、啤酒咖啡等各种新奇口味的咖啡频频出圈。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咖啡品牌通过进行本土化和差异化的口味创新和市场营销,带动了整个咖啡行业的快速发展。

不仅是水果和酒,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也在不断融入咖啡特调饮品中,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口味。在北京朝阳区的这家咖啡店,茶叶像咖啡豆一样经过研磨,萃取出茶叶的原液,在咖啡中融入了“中茶西制”的全新概念。

北京某咖啡店负责人:茶叶也调了研磨度,研磨度的粗细跟咖啡的一样,然后是多段的变压萃取(茶原液)。

业内人士认为,茶和咖啡并不是完全替代的关系,二者有不同的消费群体,也在文化交融中不断创新发展。

北京咖啡行业协会秘书长 郭峰:茶咖带来了新鲜感,口感上的创新和本土化,是新锐咖啡品牌能够快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今年大学新增咖啡相关专业

除了口味的创新,今年,有一个大学专业也“上新”了。上课喝咖啡、煮咖啡,大学学习的知识都和咖啡有关……这样的专业是不是听起来就很“香”?前不久,教育部发布了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云南农业大学申报的“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成功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云南农业大学也成为全国首个开办咖啡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点。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 杨学虎:中国已成为一个咖啡的生产、消费、种植的大国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面,我们选定了这一个专业,新兴的专业既是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科发展的需求。

据介绍,云南农业大学“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了一、二、三产业,主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包括:咖啡品种培育及烘焙、咖啡加工、咖啡店经营和咖啡国际贸易等,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校企结合等体制机制,保障了学生就业的需求,同时也弥补了国内当前咖啡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 杨学虎:我们这个专业培养的不单单只是某一个方向,它是整个产业链条都会有这方面的制度培养,在就业方面应该是学生的需求是很旺盛的,前景是很好的。

开设咖啡专业招生的背后,反映出我国咖啡行业人才需求的旺盛和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有一门咖啡技艺专业,专门培养咖啡师。记者来到学校里看到,老师正教学生们制作特调口味的咖啡。

与大学设置的咖啡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教育不同,作为中职阶段的教育,丰台职校的咖啡技艺专业更多的是聚焦咖啡师的培养,教授的内容包括咖啡烘焙、品鉴、店面运营管理等方面。

丰台职校咖啡专业负责人路宽认为,随着咖啡在我国的逐渐走热,本土化的创新势在必行,而作为从业者的咖啡师,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拥抱市场和消费者。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咖啡专业负责人 路宽:我们为了结合市场的需求,也是把比如说咖啡的调酒、咖啡跟甜品、咖啡跟冰激凌,很多融合的课程都融合在里边,我们也是想丰富我们的课程,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完以后他的就业渠道更广。

主题多元咖啡厅不断涌现 打造惬意社交空间

除了咖啡本身口味上的突破创新,融入不同文化元素的咖啡馆也不断涌现,后备箱咖啡、公园咖啡馆、音乐咖啡馆……这些主题多元、风格迥异的创意咖啡馆成为消费者争相打卡的地点。

干净的蓝灰色调、简洁的围墙院落,在上海的永嘉路上,一家音乐主题的咖啡店掩映在路边梧桐树下。优雅的黑胶唱片与沉浸的咖啡香气彼此呼应,店主将咖啡作为载体,用特调咖啡来还原一些特殊的味道、记忆和情绪。

上海某咖啡馆店店主 张灿宇:想要打造一个不一样的空间,这里面可能有音乐或者有一些自己的情绪或者思考在里面。

在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的飞雁台,记者看到,人们倚靠在椅子上,远眺城市自然美景,享受着无拘无束的咖啡休闲时光。在宁夏银川市滚钟口风景区门口,摩友、骑友们纷至沓来,寻觅着一杯带有浓郁香气的咖啡,人们选择在山间来上一杯咖啡,感受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徐剑:这种新的门店的设计,也就是说咖啡店不纯粹是一个喝咖啡的地方,它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空间。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咖啡专业负责人 路宽:其实咖啡最开始某些企业带入中国的时候,它主要是以空间、休闲、社交这些为主,可能每天在办公室、在路上或者说在特定的环境里边,我们都需要一杯咖啡来打开一个社交属性,咖啡在整体的发展中我认为是前景非常好的。

责编:

审核:解西伟

责编: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