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时政新闻

酷暑难耐、汛期来临 在天然河湖水域涉水游玩有哪些安全隐患?

2024

/ 06/23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韩雪莹

手机查看

央广网北京6月2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盛夏来临,很多市民选择在天然河湖水域亲水游玩、消暑纳凉。各地正值汛期,看似平静的水面实则暗藏危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9万人死于溺水,在非正规场所进行戏水活动是溺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天然河湖水域涉水游玩有哪些安全隐患?

在位于北京市北护城河的松林闸管理站下游约200米的河道里,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北环管理所防汛调度管理组组长朱子良身着救生衣、手持安全绳,下水试验不同流量和流速下,水流对人体的冲击力。随着松林节制闸开闸放水,根据电波流速仪的实时监测,河道中的水流速度从0.2米/秒逐渐增加到1.6米/秒,身高1.83米、体重超过200斤的朱子良也从起初可以在水中自由行走,很快就被水流冲击得完全无法控制身体。

朱子良告诉记者:“到最后流量最大的状态下,我在水中已经完全没有办法站立,水流会把我冲击到下游很远的地方。对于我这么大基数、并且会游泳的人来说,首先心理上会恐惧,我不敢游,身体会出现胸闷,被水的不可抗力量往下推;其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游起来,我应该会被水带得更远,因为我没有什么可以抵抗水往下冲的压力。如果当时没有安全绳保护,加上河道里也会有一些淤泥、石子、水生植物等干扰,情况还是比较危急的,我并不知道我会被冲到哪里去。”

朱子良测试水流压力

朱子良特别提到,尽管开闸后水流流量形成流速需要一定时间,但这短短的时间差恰恰是危险的隐蔽性所在。

朱子良说:“随着闸门开启,我已经能听到水的声音了,但是在水中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流量变化,而当我感觉到的时候就已经晚了,来不及再做一些应急反应,只能靠安全绳来控制身体平衡。”

当河道中水流速度达到1.6米/秒时,朱子良已经被水流冲走(图为朱子良视角拍摄)

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北环管理所副所长胡炼证实了朱子良的说法,他进一步介绍,当汛期或上游强降雨需要景观河道行洪时,朱子良在试验中体验到的最大流速1.6米/秒还只是常量,随着行洪不断加深,短期内河道中水位迅速上升、水流愈发湍急,游“野泳”变得风险重重。

胡炼介绍说:“我们刚才试验的时候最大行洪量开到了15立方米/秒,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最大行洪量曾经达到过40立方米/秒,流速是现在的好几倍,人在河道里的受力情况会更加强烈。当你发现危险来临的时候,有可能你已经身处危险之中了,况且水面有一定的宽度,游泳者即使看到水来,也不一定能够及时调整状态、快速回到岸上。”

胡炼在用电波流速仪监测水流速度

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北环管理所所长侯燕峰表示,近期天气炎热,又临近暑假,在河边亲水的市民也多了起来,管理所对河道加密了巡查和维护频次,还设置了救生设施,进一步保障亲水市民的安全。

侯燕峰介绍说:“城区这些河道虽然都是景观河道,但它们同时也肩负着疏水和防汛泄洪的功能,所以虽然有时候降雨不是太大,但是汇水面积大,河道内瞬间就会汇聚大量的雨水,这样就会对有些戏水的市民造成危害。所以我们呼吁沿河市民尽量到正规的场所,比如八一湖、温榆河公园、朝阳公园这些有正规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的地方开展水上活动,一旦有什么危险,他们会实施救援或者提示市民。”

松林节制闸开闸放水

实际上,同样的安全隐患还存在于市郊的河湖,以及桨板、皮划艇等一些水上运动中。在八一湖,朱子良作为初学者,全程体验了玩桨板落水和自救的惊险。在教练的指导下,他最终重新回到桨板上,但几乎已经精疲力竭。

朱子良告诉记者:“我落水之后第一时间想到了要把桨板拉回来,再重新尝试登板。第一次可能还是经验不足,没有成功;第二次虽然顺利爬上了桨板,但体力消耗还是十分巨大的。天气炎热,水中和空气中的温差比较大,会造成抽筋,身体也可能会失温。大家一定要在正规的场所、在教练的指导和看护下进行游玩,也请大家一定要佩戴好安全设备。”

请市民到正规场所开展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

在天然河湖水域涉水游玩,有哪些注意事项,万一溺水该怎么办?八一湖乐航水上运动基地总教练刘宽介绍:“呼吁大家玩桨板也好、游泳也好,一定要结伴而行,当身体不舒服时,身边的朋友会第一时间关注你。建议大家不光要看天气预报,还要时刻刷新当日的天气信息。已经濒临溺水的情况下,第一时间要呼喊求助,在仅有的时间内,还没有呛水的情况下,是能够发出声音的;当然,在已经呛到水、身体很难受的情况下,尽量把身体面朝上,双手打开,加大浮力面积,还能在水面上保持一些时间,并能够让更多人看到和实行救助。”

朱子良(右)演示溺水人员等待救援

刘宽同时提醒,如果看到有人落水,一定要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救人。

“第一时间要看周边有没有救生工具,比如救生圈、救生绳、或者长一些的棍子,抛给他进行施救。如果一个十七八岁很会游泳的孩子,看到一个成年男性落水了,去救他的时候也会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当人溺水的情况下,你游到他的面前就相当于他的救命稻草,他的本能会使他去压你,由于体重过大,你再会游、泳姿再棒,你都可能呛水,呛水是不分会游泳和不会游泳人群的,只要真正呛到一口到两口水,就已经没有能力去自保了。”刘宽说。

法律人士提示,在天然河湖等未知水域进行水上活动,如果溺水事故地点并不在相关经营者的经营范围之内,则无需对溺亡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无需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相关部门的监督、监管、指导行为与溺亡者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亦无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建议市民到正规经营场所游泳戏水,清凉消暑的同时,也能确保自身安全。

责编:

审核:解西伟

责编: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