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时政新闻

文旅新探丨六百岁蛇灯舞动乡土情

2025

/ 01/27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手机查看

新华社合肥1月26日电 题:六百岁蛇灯舞动乡土情

新华社记者 刘美子

百年蛇灯起,一夜金蛇舞。

“出灯啦!”随着一声号令,鼓乐齐鸣,长达128米的“肥东洋蛇灯”起身游走,光彩灵动。蛇年春节临近,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的和睦湖畔,通体流光的洋蛇灯在夜色中时而昂首,似腾空而去,时而垂头,如蓄势待发。

承载着浓浓乡情的洋蛇灯表演为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新春增添了别样的喜庆与韵味,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跟随“洋蛇”奔走欢腾。“今天第一次看洋蛇灯,很惊喜,不愧是‘中华一绝’!”从江西到合肥过年的朱欢特意赶来观看。

“肥东洋蛇灯”是一种流传于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一带的民间表演形式,兴起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大邵村流传着一段“白蟒救村民”的古老传说,村民将其演绎成独特的灯会仪式以示纪念。当地人用竹丝、麻、油纸等扎出洋蛇,在其腹中点起红烛,并定下“每18年舞一次,每舞一次,蛇灯增加一节”的习俗。2008年,灯会(肥东洋蛇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月22日拍摄的“肥东洋蛇灯”表演。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洋蛇灯的制作工序繁复而精细,涉及绑、扎、凿、勾、翘、压、衬等,从放麻绳、捻皮纸链到打灯圈、连灯身,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老手艺人的心血与智慧。

百米的“蛇身”由超过10000个灯圈环环相扣而成,总重量达千斤,仅灯头就重约60斤,展现了惊人的工艺规模。“蛇头”的眼睛与嘴巴雕刻得惟妙惟肖,“蛇尾”则设计成可摇摆的扇形结构。制作者凭借丰富的经验把灯把、灯身巧妙绑定,确保洋蛇灯在舞动时,展现出灵动与力量之美。

洋蛇灯的设计也内藏玄机。“你看这颗用作灯引的龙珠,是用99个角组成的一颗圆球形,能360度自由旋转,通常一位老匠人需要两天半的时间才能完成。控制灯芯的‘活火圈’是由内外两个灯圈通过万向节与灯身相连,无论如何旋转,烛火始终朝上。”舞灯间隙,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邵二勇介绍起洋蛇灯的精妙之处。

1月22日拍摄的“肥东洋蛇灯”表演。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在龙珠的引导下,队员们找好角度,亦步亦趋,缓慢盘绕,精确无误,逐渐盘绕出一个高达6米多的宝塔形态,宛如一条真蛇蜷缩栖息。

洋蛇灯表演是一项集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瑰宝,表演过程包括出灯、金蛇狂舞和收灯。表演时,蛇头引领音乐鼓点平缓,蛇尾引领音乐鼓点轻快流畅。金蛇狂舞环节更是包括多个经典舞蹈动作,如“长蛇出海”“走径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等,场面壮观。

在漫长的历史中,大邵村人始终保持着对洋蛇灯的热爱与传承。“舞洋蛇灯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家家户户齐心协力配合,所以舞灯本身就是凝聚人心的过程,寓意大伙儿对腾越奋进、国泰民安的向往。”70岁的“肥东洋蛇灯”表演领队邵国安说。

1月22日拍摄的“肥东洋蛇灯”表演。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对于洋蛇灯的延续,大邵村人重视家风传承,代代口耳相传,表演队伍也是老中青三代结合。21岁的大二学生邵自彧读初中起就加入村里的灯队,今年他早早就接到爷爷的电话。“无论走得多远都要回来参与,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是不能割舍的乡情。”邵自彧说。

近年来,大邵村人不断改进洋蛇灯制作工艺,挖掘洋蛇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并利用数字化等手段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表演形式。

“原先‘蛇头’中的蜡烛用LED灯代替,桑皮纸变成了彩纸和锡箔纸,既安全又增加了艺术效果。‘蛇身’的灯皮布采取3D打印技术,颜色绚丽逼真。”邵自彧告诉记者,改进后的洋蛇灯更贴合当下的审美,他们还扎了小版洋蛇灯,方便传播。

1月22日拍摄的“肥东洋蛇灯”表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如今,“肥东洋蛇灯”在保持传统习俗的基础上,与当地的灯会庙会、传统节日、文旅活动相结合,搭建起常态化传播阵地,推出文创产品,尝试与其他非遗或民俗互动,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我们还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发起‘灯耀青苗’志愿服务项目,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每周到学校开展扎制技术和舞灯技巧的课程,现在已培养近百名小队员。”肥东县包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严伟表示,当地计划立足这项“国字号”非遗,充分挖掘在地文化资源,规划打造休闲度假区,以“新”破局,带动文旅产业“热”力十足。(策划:孙闻、王黎 视频:周牧 海报制作:李欢)

责编:

审核:刘旋

责编: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