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
3月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迈入新阶段。
《方案》在全面总结评估前期数据出境政策实施效果、深入调研了解企业急需诉求基础上,从政策供给、数据利用、企业服务、技术应用、产业促进、安全监管等多个维度,统筹提出了一揽子创新举措,突出系统性、体系化设计,实现了谋篇布局上“由点的突破到面的拓展”,是首个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的综合性配套改革文件,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从“以落实国家数据跨境流动基础制度创新实践1.0版”向“以促进数据资源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通利用2.0版”加快迭代升级。
以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为典型代表,北京市构建了以“自贸区先行先试+全市域便利化改革+动态评估优化机制” 的数据跨境流动综合管理体系。本次《方案》靶向瞄准企业实际需求,对负面清单政策进行了再创新,实现负面清单政策的“三域拓展”和“倍增扩面”。
向新领域拓展,紧扣北京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再遴选若干重点领域,尽快编制发布第二批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实现负面清单快速迭代。向市域拓展,先期选取朝阳、海淀、通州、顺义、昌平、大兴、亦庄等自贸试验区所在区,面向自贸试验区外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使用需求迫切、清单场景匹配度高、合规能力强的企业,开展数据出境负面清单“一企一策”应用试点,探索将负面清单向自贸试验区外企业应用拓展,有序延展政策适用范围。向省域拓展,全国其他自贸试验区正式发布的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涵盖领域,北京自贸试验区可参照使用。通过以上措施,形成务实、灵活、开放的应用机制,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负面清单“量的倍增”和“面的扩展”。
《方案》以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畅通为企服务“直通车”,助力企业数据合规出境由“能办”向“愿办、好办、易办、快办”转变。实施“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专项行动,深化数据出境“绿色通道”跨层级跨部门服务机制,上线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平台2.0版,全面实现数据出境业务“全程网办”。提升北京数据跨境服务中心效能,将市级网信部门审核查验等权限下放到各服务中心站点,围绕企业政策咨询、业务场景分析、出境风险研判、安全合规指导、技术手段应用等全领域打通服务链条,面向企业形成零距离、一站式集成服务能力。
对通过北京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开展评估备案的企业,在前期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基础上,实现合规服务与审核时长、评估备案申报材料页数、第三方服务费用总体再压减1/3。同时,出台区级企业合规激励与数据服务产业促进政策,朝阳区、大兴临空区对首次实现数据合规出境的企业,可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资金支持,朝阳区对服务成效好的专业服务机构每年可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金支持,对运营服务效果好的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单位每年可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金支持,其他重点地区也正在研究制定资金支持引导政策。
目前,《方案》已在“网信北京”“开放北京”等平台发布,实现首发可用、首发即用。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平台2.0版已同步上线,《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服务指南(2025版)》《数据跨境热点问题解答》《数据跨境流动典型行业领域最佳实践案例集》《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最佳实践案例集》《数据跨境流动通用技术应用工具集》等配套内容已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向企业提供下载。
下一步,北京市将紧密围绕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持续优化升级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举措,不断提高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基、蓄能、增势。
责编:姜雪颖
审核:魏鹏
责编: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