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即时新闻

老旧存量机房如何节能焕新?维谛技术(Vertiv)专家论坛详解节能焕新之道

2024

/ 05/28
来源:

网络

作者:

朱萍

手机查看

近年来,针对机房节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其中最为迫切的,就是要求存量机房2025年PUE降低到1.5以下。

距离2025年的期限越来越近,相当数量机房的PUE远未达标,实施节能改造势在必行。然而,机房节能改造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能耗因素。

日前,维谛技术(Vertiv)联合C114,采用线上直播方式举办了“可信节碳,全程陪伴——节能焕新专家论坛”,邀请设计院专家与维谛技术产品技术专家,深度解析了存量机房节能改造的关键难题,并为实现节能改造目标呈现了应对策略。

制约PUE的因素不止一种

专家指出,机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环境,尤其是老旧存量机房条件有限,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会影响到机房PUE。

影响PUE过高的要素,包括IT设备基准、空调因子、供电因子以及照明等其他因子。空调因子是影响机房PUE水平的一项主要因素,在空调设备本身能效之外,机房布局、冷源和末端设备能效、负荷差异、气流组织、室内外环境,也都直接制约着空调设备的能效性,从而影响机房整体PUE水平。对于这些因素,不是仅仅更换某些设备就能达到提升PUE的目的。

针对PUE的优化举措,专家建议从气流组织优化、提升设备能效、高效设备利用、AI系统调优等方面着手。其中,通过优化气流组织实现精确送风,不仅能够解决负载率不均衡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局部热点,实现空调系统的能效提升。

充分利用自然冷实现节能

在节能改造场景中,空调设备的能效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有赖于自然冷的最大化利用,而氟泵技术是实现自然冷利用的主流技术。但是,专家也指出,在老旧机房场景中,存在设备密集、空间有限、气流组织混乱等问题,这也导致氟泵技术应用面临痛点。

针对氟泵技术应用的痛点,维谛技术在全变频氟泵自然冷基础上迭代升级,推出了多联氟泵技术方案,在系统结构和控制上都进行了升级,采用双系统层叠盘管“氟泵自然冷预冷+压缩机补冷”的形式,占地面积减少了20%,而且将氟泵自然冷的开启条件从5℃最高提升到了22℃,能效提升了20%+,自然冷利用时长也达到了2500+小时。

同时,维谛技术也推出了动态双冷源技术方案,满足节能改造场景不同的产品选型需求。动态双冷源方案也采用“预冷+补冷”的方式,以自然冷为主,依靠变冷量压缩机补充自然冷不足的冷量,不同的是将预冷盘管里的氟系统更换为水系统,从而可以利旧原有的冷却水系统。在某运营商的节能改造项目中,通过应用维谛技术动态双冷源方案,PUE从1.6+降至1.36,节能率达到了44%+,而且利旧率达到50%,帮助客户节省了大量改造成本。

节能改造要兼具软硬实力

专家强调,机房节能改造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由于改造的场景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技术方案,而且要求在服务上具备“软实力”。

维谛技术在拥有全栈节能改造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能够根据需求提供咨询、勘测、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工程交付、后评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具备过硬的工程交付能力。同时,维谛技术将数字化、虚拟化技术融入到了节能改造过程,达到“所设即所得”的改造效果,而且利用激光扫描技术翻模、建模,大大提高了改造效率。

专家也提到了一个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即在不提高机房温度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空调系统能效提升。对此,专家指出,老旧机房在不封闭冷热通道的情况下,会出现送回风冷热气流混合的情况,即使空调回风温度设置不高,但是机柜进风温度还是偏高。封闭冷热通道是一个很有效的措施,通过封闭冷热通道,即使提高了空调的回风温度,但是机柜进风的温度可能比之前还要更低,更不容易出现局部热点。

在直播中,专家还深入探讨了节能改造与智算转型的热点话题,而且针对液冷技术在节能改造中的应用进行了交流,并分享了维谛技术旗下风液型、液液型等液冷解决方案。

面对当前迫切的节能改造需求,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助力机房实现绿色运营。维谛技术将基于“可信节碳,全程陪伴”的理念,凭借在产品、技术、服务层面的领先实力,助力客户轻松应对2025年的能效大考。

关于维谛技术(Vertiv

维谛技术(Vertiv,NYSE:VRT)致力于保障客户关键应用的持续运行、发挥最优性能、业务需求扩展,并为此提供硬件、软件、分析和延展服务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维谛技术帮助现代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商业和工业设施客户所面临的艰巨挑战,提供全面覆盖云到网络边缘的电力、制冷和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组合。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编:

审核:陈良强

责编:陈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