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即时新闻

山东能源鲍店煤矿用爱为生命“续航”

2024

/ 06/18
来源:

网络

作者:

朱萍

手机查看

造血干细胞被誉为“生命之源”,也被称为“救命血”。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在2023年一个普通的冬日,济南解放军九六〇医院中,山东能源鲍店煤矿后勤服务中心职工崔涛躺在病床上,床头旁的血细胞分离机正在运转,发出轰隆轰隆的响声。他的左胳膊插着抽血针,将血液输送到机器中分离出干细胞,右胳膊插着滞留针,将分离完成的血液再输送回他的身体中。全身血液循环2遍,时间长达5个小时,崔涛在这里用260ml造血干细胞,完成了一场跨越数百公里的生命接力。

在鲍店煤矿后勤服务中心职工的身份背后,崔涛还有另一个身份,叫“志愿者”。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随心而行的人”,因此他也跟随自己的心,在2010年走上了志愿服务的道路,如今已经不间断地走过了14年。从义工团到“宝贝回家”再到蓝天救援队,70余次救援行动,百余名帮扶人员,3600ml献血量,这把名为“志愿服务”的火炬,他已握在手中1207小时。

“只要能救人一命,其他的都不是事”

2021年5月,他献血的时候恰好赶上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就跟随队员一同采集了血样。采集血样入库并不意味着配型成功,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比例仅为十万分之一。直到今年9月20日,红十字会通知他配型成功,经过再动员、高分辨、体检等一系列流程,他正式成为邹城市第1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崔涛之前就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很长一段时间免疫力都有所下降,但他还是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他把电话打给母亲,那头听到她叹了一口气说“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妈也心疼。但是为了救一条生命,也是值得的。那就高高兴兴去,平平安安回来。”父亲近年身体不好,他和母亲瞒着父亲签署了同意书,踏上了捐献之路。

捐献前崔涛需要提前五天注射动员针,其间还伴随着血样抽检。9针动员剂、16个针眼、24管血样,全身血液在体外循环两遍,时间长达五个小时,他用260ml造血干细胞跨越千里架起了生命的桥梁。从配型成功到正式捐献,他说得最多的话是“只要能救人一命,其他的都不是事!”

志愿之路 漫漫灿灿

崔涛对志愿者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从不觉得志愿者是一个伟大的标签,志愿者也是‘自愿者’,要始终记得自己为何而来”。

他做志愿时从来没用过真名,只有一个叫“春夏秋冬”的昵称。这些年来,他帮助走失二十多年的女孩找寻亲生父母、共同发起并组织参与援送西藏日喀则衣物、疫情期间服务重症患者……点点志愿微光,汇成温暖星河。

回忆起帮助走失二十多年的女孩找寻亲生父母的场景,从网上对比到现实走访,18天的时间如今依然历历在目。“我们送她回家,到了村口,村头就燃放了‘三声炮’,只有在姑娘出嫁、新人回家的时候才这样。”崔涛感慨道。当看到亲人相见拥抱流泪的场景,他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他说:“如果能让别人多幸福,我们再累也是值得的”。

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善待他人、完善自我是蓝天救援队的队训,也是他的志愿信念。他最常穿的蓝色冲锋衣,正是蓝天救援队的队服。右臂上贴着“鲁HB027”的标签,代表山东济宁邹城27号。这里面藏着一枚芯片,芯片里有他的个人信息,如果出现意外,可以通过这个认出他。

红十字急救员证书、SOE特别紧急行动证书、70余次各类救援行动……作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暖心志愿者中的“救援专家”,他利用平日空余时间,积极开展应急救援知识普及活动,鼓励更多人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他说:“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每一条生命都不能放弃”

在他心里好像没有“退缩”二字,他永远都是第一个冲向前线的人。营救被困在山洞的人员时,没有进出道路,只能顺着10多米高石头攀爬而下,当时队员都有些犹豫,作为安全员的崔涛毅然决然地说了一句“我先下!”就带着营救物资下了洞穴。深不见底的洞穴、只能容纳一人的缝隙、洞穴上下十几度的温差,粗糙的登山绳磨破了手套,整个手掌血肉模糊,救援服被汗浸湿了一遍又一遍,可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每一条生命都不能放弃”。去年夏天遇洪,夜晚十一点多他带领队员赶往受灾地点,由于情况特殊,已不再具备营救条件,但看到老人女儿急切的眼神,崔涛毅然更改救援线路,从村内徒步接近被困人员。

经过勘察被困人员所在地是山腰处一养殖场,由于位置特殊,致使大门无法打开,崔涛与另一名队员配合翻身进入院内。院内水位已经淹没到脖子,他与另一名队友手牵手一间房一间房寻找,终于在草垛上发现了老人。细心的崔涛发现被困的大爷小腿遍布伤痕,他利用平时训练所学技巧,就地取材很快做出了一个水上漂浮担架,顺利转移了老人,但是没人发现他的双手已遍布伤痕。

面对生与死是他的常态,但每一次拼力相救是他坚守的初心使命。邹城市社会治安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证书颁发到他手中的时候,他却说:“做志愿让我变得更坚强、勇敢,更愿意热爱他人、奉献自我,不是我做了伟大的事,是志愿服务成就了我。”(作者  牟羽歌   通讯员 马强)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编:

审核:陈良强

责编:陈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