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即时新闻

山东能源鲍店煤矿汇智聚力赢战“孤岛”

2024

/ 06/21
来源:

网络

作者:

朱萍

手机查看

5316综放工作面攻坚克难侧记

“干了20多年煤矿,没见过条件这么差的孤岛工作面!”“5316综放工作面全长1338米。截至2024年6月,已安全回采800多米,回收煤炭资源247万吨。”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的艰辛,只有亲历这一过程的人们,才有最深刻的体会。

“孤岛”难在哪?

明明身处地层深处,何来“孤岛”?该面又有什么不同?地质情况复杂!该面镶嵌在一采区和五采区之间,犹如海上的“孤岛”一般,蕴含宝藏却又令人望而却步。埋藏深度超500米,切眼临近30米大断层,受周围采空区压力“围攻”,应力集中明显,巷道破坏和收敛变形十分严重……恶劣先天条件给资源回收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不利因素叠加!该面沿空煤柱极不规则,矿压凸显、巷道变形、冲击地压、自然发火等风险灾害层出不穷。工作面回采期间还要经过9个老巷群,仅横穿工作面老巷就多达30余条。临近北风井,存在大面积相连采空区、周边漏风通道复杂……多重不利因素交织影响,方案设计和施工难度很大。

5316综放工作面是山东能源兖矿能源鲍店煤矿重要的“饭碗工程”,可回收煤炭资源364.4万吨,事关矿井生产接续大局。再难,也要千方百计啃下这块“硬骨头”。“5316工作面涉及专业广、人员多,必须统筹兼顾,做到安全、培训、风险防控、现场管理等全方位保障。”该矿矿长徐长厚说。该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周密部署,组建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晰职责,尽锐出战。誓师大会、班子会、攻坚会、现场督导排查……一系列紧张有序的工作迅速展开,形成强大的“虎口夺煤”合力。压力很大,但决心如磐;困难很多,但信念坚定。汇全矿之智、聚全矿之力,各岗位的精兵强将迅速集结,一场没有硝烟的硬仗就此打响!

蹚出“孤岛”突围路

“终于出煤了!”时间回到2023年7月31日,综采二区干部职工脸上都写满了喜悦。随着5316综放工作面采煤机的牵引,滚滚“乌金”倾泻而下,欢腾奔向地面。然而,出煤成功只是小阶段的胜利。回采才刚刚开始,在五采区水仓保留方案上,大家就犯了难。井下水仓,是为了集中、沉淀和排出矿井水而设置的重要设施。“该面的五采区水仓,距离上方煤层底板距离只有15米,地质条件差、支护难度高。同时,七采区的回风系统经过该处,如果出现溃仓,巷道的积水封堵通风通道,将直接对七采区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鲍店煤矿总工程师赵延冰说。

“采取另外施工临时水仓的话,又将影响工期至少几个月。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安全推进的同时,保留下水仓,没有其他选择。”该矿生产技术科高级技术岗位张志超说。墙上时钟已经悄悄滑过午夜零点,生产技术科的人员依然穿梭于各个会议,通宵讨论技术方案。经常是站起来直直腰,又一头扎进办公室,一通给家里的电话,几句简短问候之后,又开始在电脑前伏案工作。那段时间,他们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

攻关方向、技术措施、汇总编制……思路在一次次的交流碰撞、深入现场中逐渐明晰。管件连接软改造,防止巷道变形挤压损坏;开拓50米延伸巷,将配电点外移……一步步摸索,一点点尝试,最适合的方案终于敲定。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再不断提出新方案,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无数次的开会讨论、无数遍的深入现场,结合实际,科学研判,就这样,工作面的各项安排一点点成形。初采期间,架后敷设风水管路,解决工作面涌水问题;2023年8月18日,激光核对、超前准备物料,仅用4个小班完成切眼对接;10月4日,临近5312采空区,超前预判巷道变形区域,提前更改支护,顺利推过影响区域……一个个困难被智慧的鲍店人解决,向着目标稳步前进。

齐心协力战“孤岛”

远看前面是巍峨高山,沿急流险滩逆行而上,回头再看,已是一马平川。初步扭转被动局面后,大家斗志不减、干劲倍增,继续全力以赴创造有利条件。生产、地测、机电、通风、防冲等专业协同作战,他们从防冲体系、系统装备、支护管控、安全培训等方面,全方位打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生产技术科对每一阶段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周密制定、现场指导以及时间节点的计划安排;安全监察处深入现场,全过程督促落实措施执行以及当班作业安全情况等;通防科认真验收每天防灭火工程计划,统计打眼、注水、注浆等工程量,绘制防灭火工程图,严把工程质量关;辅助区队做好物料运输、设备检修等工作……

对于综采二区而言,由于工作面距离远、作业强度大、现场环境复杂,职工每天下井都要携带2大瓶2L以上水壶。一个班下来,胳膊酸疼、衣裳湿透,手上的茧子落了一层又一层。夜班上了井,在更衣室坐着都能睡着。“广大干部职工勇于挑重担、扛大梁,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工作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用实干本色挺起了‘孤岛’脊梁。”矿长徐长厚感慨地说。

他们当中,有老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吃苦受累抢在前,攻坚克难不退缩;有新入职大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生病期间依然坚守岗位;有技术员,现场施工、技术指导、人员协调几手抓,没日没夜忙到错过孩子周岁生日。有工班长,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去,冲在一线、干在前头。幽深的巷道里,数不清他们来来回回穿行了多少个往返……他们是矿山最可爱的人,也是攻坚“孤岛”之路上无数干部职工的缩影。

“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地层深处、方寸之间,一个又一个奋斗的身影步伐铿锵,向着“孤岛”激情挺进,每个人心里都燃着一团火。他们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汇聚成争创“全面一流”矿井的澎湃浪潮!(作者  陈玉超   通讯员 马强)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编:

审核:陈良强

责编:陈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