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为构建社会工作特色话语和社会工作叙事体系,用社会工作赋能理论阐释志愿服务实践,用社会工作实践升华本土特色理论,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社区故事及其背后的文化魅力。
一、民俗文化里的志愿社区
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昆山社区位于成都市双流西南部金马河流域,幅员面积2.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58亩,辖区人口3046人,党员92人。昆山社区设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3个,“两委”干部共11名,其中党总支委员5名,居民委员会委员6名。辖区共有8个居民小组,安置房(聚居点)3个,分别是昆山自建小区、兰泥自建小区、昆山安置小区。产业主要有蔬菜种植(230亩)、苗木(2758亩)。辖区内特色文化主要有明清时期的汉轩民俗博物馆、罗汉寺等,社区民俗文化由来已久。社区配有文化室、阅览室、社区卫生站、会议室等场所,社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2005年曾获得“全国十佳小康村”荣誉;2016年荣获市级“风尚新美、环境秀美、生活富美”示范社区称号;2017年被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四好村”。 2022年被评为成都市双流区十佳志愿服务社区。
二、社会工作赋能社区志愿者能力成长的理论支撑
社会工作增权理论,也称赋权、充权,它从Empowerment翻译而来。 增权涵盖以下三个层次面:一是个体层面的增权。所谓个体增权是指个体得以控制自身的生活能力以及对所处环境的融合与影响能力,包括实际控制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两个方面。二是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法提升自己的权力和能力。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一方面可以增加社区志愿者一定的社会资源或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社区志愿者的形象,争取公平的社会环境。三是社会参与层次的增权。社会参与层次的增权目标指向对社会决策的影响,社工在给志愿者赋能的过程中去提升志愿者的能力,表达自己利益诉求和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争取到与健康社会和进步文化相匹配的社会公正和社会平等待遇。
三、社会工作赋能社区志愿体系建构的3大策略
(一)深挖“民俗文化”,造志愿服务品牌
项目运用地区发展模式和社会工作增权理论,挖掘彭镇昆山社区特色民俗文化故事,传播昆山社区特色民俗文化故事。为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打造了昆山社区“乐享民俗,人文昆山”系列的特色志愿者服务项目,并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民俗,开展特色的节日民俗服务,服务居民人次达8000人次以上,形成昆山民俗文化四季风和社区良好的志愿文化氛围,初步了1个建立社区特有的民俗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二)开展“特色服务”,志愿者带动居民共同参与
一是开展“民俗趣漫游”。通过开展“民俗漫游活动、趣谈民俗会,挖掘昆山社区特色民俗文化故事,形成15个故事图片进行宣传推广。 二是开展“民俗家家谈”。民俗家家谈活动,走入社区老年群体中,采集和宣传关于昆山社区文化民俗故事,关爱了社区老年群体。三是开展“乐享昆民俗”。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民俗,开展10次以上特色的节日民俗活动,形成昆山民俗文化四季风。四是开展“民俗vi.秀”:带动居民参与社区环境的美化,征集昆山logo,共同打造了1个民俗微场景。
(三)培育“民俗达人”,社工赋能志愿队伍
社工着力于培育社区志愿者骨干及志愿者队伍,为传递社区志愿者服务文化及提升居民公益骨干能力。通过开展“趣赋能,培力+”系列、民俗达人培育、趣谈民俗会等20余次活动,建立了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及积分规则,志愿者信息登记等服务机制,培育1支宣传昆山民俗文化的志愿者自组织队伍。队伍积极参与挖掘昆山社区特色民俗文化故事,关爱社区老年群体,实现了每月开展各种类型、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提升社区志愿队伍的志愿精神和服务能力。
责编:
审核:陈良强
责编:陈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