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近年来,鲍店煤矿工会坚持和完善党建带工建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六项工程”,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有机融合,把党建的“引领力”转化为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力”,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矿先后被评为煤炭行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单位、石油和化工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全国煤炭行业红色教育基地等称号,先后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矿军,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王燕、丁奇等一大批“矿山明星”。
实施思想引领工程 凝聚强大奋进合力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创新打造融合学、提升学等“五学”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带工建的政治功能,将“主题党日”与“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有机结合。每月开展“书记有约”活动,组织党支部书记、车间工会主席、工班长等人员与党委书记面对面摆问题、找办法、明思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做法,凝聚强大奋进合力。
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夯实工会工作根基
重点围绕职代会提案落实、厂务公开制度执行、困难职工帮扶救助、职工生活福利落实、职工文化建设、“两堂一舍”管理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焦点热点问题,坚持“边调查摸底、边改进提升”原则,深入一线区队、地面生产、后勤服务等23家单位开展职工代表巡视、厂务公开检查以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督查等31场次,解决问题180余条。2024年以来,开展“三查三防”、惠工服务、女工亲情帮教等活动230余次,组织新分大学生入会仪式,入会率100%,坚持“会、站、家”建设和党组织建设一体推进,形成“党工共建促和谐、维权聚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发挥示范引领效应
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建新功”和安康杯技能竞赛活动,发挥劳模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把优秀职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技术能手。依托“双创”基地着力创新打造以劳模大师为主体的“大师讲堂”,完善导师带徒理论+实操“双考核”培训制度,对涌现出的技术达人进行表彰奖励,纳入矿井后备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营造出了比学赶超竞一流的浓厚氛围。据统计,今年,共举办安康杯技能竞赛项目(工种)55个,参赛单位23家,覆盖职工2600人次,开展“大师讲堂”100余场,累计培训学员3600余人次,培养高级技师65人,特级技师4人,25项专利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实施权益维护工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围绕矿井安全生产中心任务,创新实施“1343”信访工作机制,构建“大信访”格局,形成全方位、多角度、零距离的工会维权工作体系。开启法治“直通车”将司法诉讼依法融入信访稳定工作,开展《信访工作条例》进区队、入车间、到班组有奖竞答活动,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宣传“明白纸”1000多份,通过“码上办”民生服务平台,打造数字维权新路径。建立“承接、建档、研办、督察、公示、回访”六项工作闭环管理模式,让职工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通过“码上办”平台收到诉求152件,均已闭环管理,群众满意度98%。
实施连心关爱工程 提供贴心暖心服务
牢固树立“忠于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工作理念,全力推进“10+N”民生实事办理,建设康美驿站、职工健身场馆等项民生实事一一落实。紧紧围绕“党员政治生日、职工集体生日、退休人员光荣离岗日”三个主题日活动,举办百人集体生日会,各车间工会为职工举办集体生日会、退休人员离岗仪式200余场次;精心设计“开心”聚会、“暖心”祝福、“贴心”礼物、“舒心”假期等十余个活动环节,为3591名职工送上祝福。连续9年开展暖心志愿服务活动,600多名志愿者进家入户,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万余次,公益活动300余次。大力拓展工会阵地,建成妈妈小屋1个、职工书屋23个、惠工驿站6个,打造了贴心的“工”字特色服务品牌。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
始终把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依托泰和体育馆、健身场馆、灯光篮球场、羽毛球馆、儒家学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暖心志愿服务文化中心、泰和书院、“新声”长廊、廉洁文化教育阵地、榜样街、状元廊、矿井发展史长廊等活动阵地开展一系列体现“工”字特色、彰显“工”字精神的“和美鲍店杯”系列职工文化活动,实现活动共联、资源共享。在春节、“五一”、中秋等重要节日,开展全矿职工趣味运动会、各种球类、书画、工间操、诵读等活动,惠及职工3000余人。(供稿人:张继 图片:陈玉超)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编:
审核:陈良强
责编:陈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