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近日,在扎实推进“双碳”战略的重要阶段,北京奔腾能源有限公司与“民生ESG社区生态研究课题组”在青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以新能源技术为引擎,创新构建ESG导向的社区治理体系,为落实《“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供科技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还共同成立了子课题《民生 ESG社区新能源充电桩智能化运营的研究实践》,进一步深化在新能源充电桩领域的智能化运营研究,推动相关技术在社区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双方合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课题研究产业落地”的协同创新机制,着力破解社区能源转型、民生安全保障等治理难题。课题组秘书长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基层治理领域的鲜活样本,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作为新能源高科技技术企业,北京奔腾能源将自主研发的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15分钟快充充电桩等国际领先技术深度融入社区场景。在试点社区,创新构建“新能源电池智能充电桩储能微网”三位一体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配置智能梯次利用电池组,使社区储能成本降低40%;布设120kW智能快充桩,实现“十分钟充电圈”全覆盖;依托氢电混合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占比超85%。这些突破性技术有效解决了电动车充电难、绿电消纳不稳定等民生痛点,也为子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课题组首创的“社区ESG动态评级体系”与奔腾能源技术矩阵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样板。在环境维度,通过区块链赋能的“一池一码”溯源系统,实现电池健康度实时监测和安全隐患提前预警;在社会维度,建立碳积分激励机制,居民通过充电桩充电、参与旧电池回收等绿色行为可兑换社区服务;在治理维度,搭建碳足迹仿真平台,对社区碳排放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展望未来,双方将深化落实《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4-2030年)》,计划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新增50个示范社区。通过新能源技术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以及子课题《民生 ESG社区新能源充电桩智能化运营的研究实践》的深入推进,预计到2025年可带动10万家庭参与绿色生活实践,真正让ESG理念转化为群众可观可感的民生福祉,为全球社区治理现代化贡献中国方案。(姜新秀)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编:
审核:陈良强
责编:陈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