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经济新闻

海量财经 | 蚂蚁集团大动作!下场自研具身智能机器人

2025

/ 02/19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周凌峰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报道

  2月19日,有消息称,蚂蚁集团下场自研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招聘平台信息显示,蚂蚁集团开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等岗位。知情人士透露,相关招聘主体为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24年底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

来源:企查查

  对此,蚂蚁集团官方回应表示,“蚂蚁集团去年注册成立了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蚂蚁集团在持续布局和加大AI投入。”

  记者注意到,此次并非蚂蚁集团第一次关注到机器人赛道。2024年9月下旬的一场具身智能行业论坛上,蚂蚁集团NEXTA创新实验室项目负责人何思翀表示:“具身智能的发展要遵循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短期内尚不能有过高的预期,只有与产业相结合,将大模型的能力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才能看到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向我们走来。”除了自研,蚂蚁集团此前已通过外部投资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2024年11月,具身智能初创公司星海图完成超2亿元的Pre-A轮融资,蚂蚁集团即为领投方之一。

  从此次蚂蚁集团入局来看,“科技巨头角逐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信号似乎愈发明显。据报道,特斯拉、华为、小米已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机器人身高1.8米,重量57公斤,最高时速可达8公里/小时,能够执行危险或重复性的任务,如搬运重物、采购杂货等。

  此外,长安汽车、宁德时代等制造业巨头也纷纷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长安汽车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人形机器人产品,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的转型。宁德时代则与上海交通大学联手研发多款机器人,为工厂应用做好充分准备。这些企业的加入,无疑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业内人士认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关键一年,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产国,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约27.6亿元,并有望在2030年成长为“千亿元市场”。对此,高盛预测称,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40亿美元。

  此前,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

责编:杨凯

审核:辛然

责编:辛然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