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周凌峰 综合报道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明确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相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智能网联汽车”已连续两年被提及,但表述有所不同。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到今年的“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表述的转变该如何理解?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陈昌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5日的吹风会上表示,有关部门正在抓有关的部署。抓产业赋能方面,让人工智能尽可能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利用起来,积极支持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开发和应用,让人工智能的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抓终端应用方面,通过数字技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手机、电脑、机器人进行新一轮的终端快速发展。同时也跟老百姓的需求更好结合,让老百姓更快地享受到智能生活。抓场景培育方面,要对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有一个专门的场景示范行动。比如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加快在低空经济、教育、培训、医疗等领域的场景应用等。
“人工智能与手机、电脑、汽车、机器人融合起来以后,带来了一种消费体验功能的重塑性提升。从生产端来讲,这不仅仅是有可能会创造一些新的千亿级或者万亿级的产业,从消费端也有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
山东烟台港:出口新能源汽车码头待运(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注意到,多地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产业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提出,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底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
北京市提出,推进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等重点园区建设,积极搭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
今年,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了包括汽车在内的18条标志性产业链,坚持以产业链协同创新为抓手,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到2025年,济南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青岛计划到2027年,力争实现产业链规模达到3000亿元,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应用高地。
责编:邓玉莉
审核:田连锋
责编:田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