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经济新闻

海量财经丨孩子因病离世,友邦保险50万保额仅退1.38万保费?

2025

/ 03/28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孙来彬 刘敏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来彬 刘敏 济南报道

  近日,一场因保险条款与医学现实冲突引发的拒赔风波连续登上热搜。3岁女童因暴发性心肌炎离世,其母投保的友邦保险50万元重疾险却仅退还1.38万元保费。

  记者注意到,有媒体发文指出,这一案件暴露了保险行业在疾病定义、理赔标准等方面的矛盾。而涉事的友邦保险是否存在过度依赖严苛条款规避风险的行为,引发舆论关注。

  从拒赔到赔付,条款与生命的博弈

  2022年,上海的张女士为刚满月的女儿投保友邦重疾险,保额50万元,年缴保费4632元。2025年2月,3岁的女儿因流感诱发暴发性心肌炎,从确诊到去世仅3小时。张女士申请理赔时,友邦保险以“不符合严重心肌炎条款”为由拒赔,仅同意退还3年保费1.38万元。

  根据合同条款,“严重心肌炎”需满足三项条件:心功能衰竭达纽约心脏病学会Ⅳ级或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持续180天以上;永久不可逆性体力活动受限。

  医学现实与合同条款的割裂引发了争议。有业内人士指出,暴发性心肌炎属于急性重症,保险条款却以“慢性病模型”设定赔付条件,本质上是将此类疾病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用晦涩难懂的条款玩“文字游戏”。

  保险不应是冰冷的条款

  在法律和舆论的压力下,最终友邦保险已按重疾赔付50万元,并承诺对于之后类似案件也会按相同方式进行理赔。然而,重疾险赔付的定义仍引发了各界的广泛探讨,事件背后暴露的重疾险条款滞后、理赔标准僵化等问题,也引发了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

  3月26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人不可能按照合同约定的那种方式去生病》一文中指出,此次事件中,虽然投保人得到了满意结果,但这仅仅是个案上的处理,后续如何形成行业内的处理规范,甚至上升到一定的立法层面,最终让社会有良好参照模板,进行后续同类理赔案的处理,才是更值得反思和深究的问题。

  重疾险的初衷,不仅是家庭遭遇疾病时的不离不弃,也是防止“因病返贫”的底气,更是守护生命中的精神抚慰。在契约精神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今社会,让重疾险回归本源,为广大群众筑牢风险防线,增强生活路上的“底气”显得尤为重要。保险不应是冰冷的条款,而应是抵御风险时那一份有温度的安全感,只有将“人本逻辑”与精算模型相结合,保险才能真正成为守护生命的盾牌。

责编:郭凯

审核:王磊

责编:王磊

热点推荐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