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3月17日报道 记者 刘玉波 作为泉城特色标志区的重要景观区,泉城广场北侧地区城市设计 方案终于掀起了盖头!今天上午,济南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 会公布了泉城广场北侧城市设计方案。两份设计方案一致着眼于传承 泉城历史文脉与特色,全力把该地区打造成一处集商业娱乐、商务办 公、区域停车等功能为一体,统领泉城路形象和提升泉城广场北部城 市景观形象的综合建筑群。 据了解,本次泉城广场北侧地区城市设计的范围为黑西路与泉城 路、榜棚街与天地坛街之间的区域,总用地约8.49公顷,现状总建 筑面积约21.4万平方米。除保留贵和购物中心、永安大厦和胜利大 厦外,其余建筑都将一律被拆除。 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济南市规划局局长曹桦在谈及规划设计思 路时说,由于泉城广场北侧地区地处千佛山——泉城广场——大明湖 景观视廊的重要地带,设计方案均梳理出了多条南北向景观通廊,加 强了泉城广场与北侧大明湖、名泉、古城及历史街区的有机联系,使 广场北侧建筑空间尺度及建筑风格与广场遥相呼应,形成和谐统一的 空间序列。 同时,该区段的设计保持了老城空间与泉城广场空间序列的连续 性和完整性,延续了历史文脉与景观特色。建立了安全、便捷的步行 与车行交通系统,形成了中心商业区与泉城广场之间便捷的交通联系。 记者注意到,A设计方案甫一亮相便备受青睐,很被看好。
建筑主体体量居省内第一 广场北部将崛起“巨无霸”
生活日报3月17日讯 (记者 刘玉波)建筑主体东西长200米, 南北进深150米,高45米!你见过这样的“庞然大物”吗?根据今天 向社会公布的泉城广场北侧地区城市设计方案,泉城广场北部、胜利 大厦以东将崛起的这座体积庞大设计别具匠心的大楼有望成为泉城广 场及周边地区的又一新景观。其建筑主体体量居省内第一。 按照 目前被业内看好的A设计方案,为了整合用地功能,黑西路与泉城路、 榜棚街与天地坛街区段,由东向西将通过内部道路分成三组建筑群, 建筑高度分为15米、30米、45米和50米四个层次。除西侧建筑群主体 为保留下来的胜利大厦,东侧建筑群主体则将再完全“拷贝”一个胜 利大厦外,最有“看点”最匠心独运的建筑当属中间具有“天圆地方” 寓意的主体建筑。 按照设计方案,主体建筑东西长200米,南北进深150米,45米高 的矩形体块中嵌入一具有凝聚力的圆环体量,造型舒展大方,建筑天 际线平缓流畅,高出屋面的圆形体量突出了特有的标志性,并打破了 呆板的方盒子体型,成为广场北部完整的围合界面。 由于建筑体量较大,在内部布置了四个内庭院,在解决自然通风 采光的同时,引入自然景观,丰富建筑空间层次和提升环境品质。利 用建筑屋顶设置观景平台,向北俯瞰芙蓉街历史街区和大明湖,向南 饱览泉城广场和南部群山。 功能配置上一至三层为大型购物中心,四至十一层为商务办公、 商务公寓、会议中心、健身中心等,十二、十三层为圆形的景观餐厅、 娱乐中心及观光厅。屋面可设置娱乐中心、观光平台及景观餐厅,由 专门的电梯直达,既为市民提供一处休闲放松、观赏美景的场所,同 时也丰富了建筑的整体形象。
方案公示 征求民意
生活日报3月17日讯 (记者 刘玉波)为了充分了解市民对泉 城广场北侧地区规划设计方案的意见,以利于设计方案的深化完善, 济南市规划局已经在泉城广场东侧文化长廊二楼设置了展示厅。3月1 7日至3月29日期间,市民可到现场观摩相关设计方案和缩微模型,现 场填写调查问卷。 3月17日至3月29日这一公示时间段,有两个周末,以方便市民前 往泉城广场公示现场观摩,填写调查问卷。据了解,为期13天的公示 期间,市民现场填写调查问卷后,可投入设在泉城广场文化长廊二楼 公示现场的意见箱,也可通过信函的方式把你的意见寄往济南市规划 局(经四路183号邮编250001),还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jnghy@be elink.com)提出意见。
设置集中地下停车库 过街通廊跨黑西路至环城公园 立体设计确保畅通
生活日报3月17日讯 (记者 刘玉波)泉城广场以及北部中心 商业区内交通紧张,特别是静态交通问题严重,停车空间严重不足; 北部中心商业区的人流与泉城广场联系不畅。这是一直困扰市民在该 区域出行的难题。记者注意到,在济南市今天向社会公布的泉城广场 北侧地区城市设计方案中,破解该区域久拖未解决的交通难题,保障 出行安全畅通,成为规划设计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并为此进行了立 体规划。 据介绍,今天向社会公示的泉城广场北侧地区城市设计的目标之 一便是整治路网,建立安全、便捷的步行与车行交通系统。 A方案显示,根据用地布局规划“三团三廊”的模式,形成“三 纵一横”——三条南北通路和一条东西通路组成的车行系统,使各区 皆有各自独立彼此联系的环形交通。 为配合三组主体建筑中两条商业步行街的设置,将东西两条步行 通廊作为管制车行交通,仅满足消防及特定要求的出行。 商务办公、商务公寓的出行及出入口,主要沿东西方向的道路( 府管街)设置。 主要车行出入口设在天地坛街、黑西路和榜棚街,尽量保证步行 通廊底层商业空间的南北连续。 该区域范围设置两层地下空间,设置集中地下停车库,停车1200 余辆,并使地下停车空间相互贯通,方便出行,有十条汽车出入口与 地上交通相连,使地上与地下形成方便的交通转换。 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泉城路准步行街的商业价值,通过区域内部 两条商业步行街将人流向南引导?记者注意到,方案A在“三团”内 的商业街的南端设下穿式步行过街通廊跨黑西路至环城公园,并通过 两组广场桥加强与泉城广场的联系,实现历史街区与泉城广场的视线 联系和交通联系,并充分发挥广场聚拢人气的效益。在黑西路与天地 坛街的交叉口设地下过街通道,以解决路口人车混行的问题。
该区域为何“解冻”?为何只保留三座建筑? 规划局长说“幕后”
济南市政府副秘书长、济南市规划局局长曹桦在谈及该区段的设 计思路时介绍说,根据济南市城市空间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 疏的发展战略,中疏是今后泉城风貌带发展的方向,即疏解主城区职 能和压力,增加开敞空间,恢复泉城历史风貌。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泉城广场周边地区建筑景观较差,建筑空间 杂乱无序,建筑风格及建筑空间尺度差异较大,严重影响了广场及周 边地区的建筑景观效果和视觉环境,与城市中心广场的地位和风貌带 特色极不相称。另外,广场北侧泉城路商业街这一济南传统的商业中 心目前功能混乱,商业氛围仍不浓郁,缺乏活力,亟待增强。 曹桦介绍说,鉴于泉城广场及周边地区在城市中的独特地位与作 用,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十分关注这一地区的规划建设。本着高起点 规划的原则,济南市邀请两院院士、著名专家吴良镛先生支持,清华 大学与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依据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在进 行大量社会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泉城广场及周边地 区城市设计方案。 城市设计的总体构思是加强泉城广场与“山、泉、湖、河、城” 的有机联系,保持空间视线通透,形成泉城广场与周边地区良好的建 筑环境,使广场内外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泉城特色风貌带的标志性景 观。为使泉城广场及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更具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济 南市规划局组织有关设计研究机构在泉城特色风貌带和泉城特色标志 区规划指导下,先行对泉城广场北侧地区进行了城市设计研究,编制 完成了该区段的城市设计方案。 “鉴于诸多原因,泉城广场及周边地区区段一直处于控制性详细 规划阶段,未纳入城市设计实施。因此,市政府要求对该区段进行城 市设计研究,重点改善泉城广场周边地区城市形象及空间特色,提升 老城区的城市功能及环境质量,突出济南‘山、泉、湖、河、城’的 总体风貌特色。”济南市建筑设计院的专家还向记者介绍说,运作设 计该区段的城市设计方案之前,济南市政府要求该区域规划应保留胜 利大厦、贵和购物中心、永安大厦等三座建筑,外经委办公楼及百货 大楼则可视规划设计情况予以保留、拆除或局部拆除,其它建筑全部 拆除。但在方案设计实施过程中,有关方面综合各方面因素,从长远 考虑,设计方案对8.49公顷区段内只保留了政府明确要求保留的三 座建筑。 据曹桦透露,泉城广场北侧地区的城市设计此前已经推翻了数个 设计方案,省市主要负责同志对此极为关注。另据了解,济南市建筑 设计院总设计师刘元琦将继续“操刀”主持此次泉城广场北侧地区城 市设计,据介绍,此前他曾经担纲主持了泉城广场和省城“除一些路 桥设计外的几乎所有大型工程”的设计任务。 本报记者 刘玉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