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社会新闻

北半球白昼最长的夏至来了!雷雨高发,这样吃避暑

2024

/ 06/21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手机查看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月21日,夏至来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4个节气。这是一个源于天文的节气,它代表了一种极致。

  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之名由此而来。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一天。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不过,夏至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夏至是盛夏的起点,离入伏也不远了。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所以,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

  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而在夏至这天,民谚则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责编:

审核:杨凯

责编:杨凯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