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新闻 >社会新闻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等症状 或是中暑先兆

2024

/ 06/21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田柳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

  “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头晕、头痛、乏力、口渴,还有面色潮红,有可能就是中暑先兆。”

  6月21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提醒到。

  樊晶光介绍,如果出现了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俗称为抽筋,可能就是因为钠盐丢失引起的热痉挛。热痉挛一般发生在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者运动量过大的时候,大量出汗且仅仅补充了水分的人群。如果出现了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心率明显加快等症状,可能就是因为体液和钠盐丢失过多而引起的热衰竭。热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很可能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中暑里最严重的。典型症状就是急骤高热、皮肤干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引起多器官的功能障碍。”樊晶光强调。

  樊晶光提醒,如果在高温天气户外工作或活动时出现了中暑的先兆症状,要尽快到阴凉的地方休息并补充水分。若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走动,要及时寻求他人的帮助。如果出现了肌肉痉挛则要适当补充含盐或电解质的饮料。不适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倾向,要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了皮肤灼热、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甚至昏迷这些症状时,要呼叫救护车,即刻就医。

  此外,樊晶光表示,高温天气下,在室外作业和活动的人群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首先,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适当调整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的时段在外作业及活动。对于难以调整作业时间的,在外出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可以随身携带一些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多喝一些淡盐水、含有电解质的清凉饮料,少喝含糖或碳酸的饮料。日常生活要注意饮食起居,平时要以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一些含水分比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要保证规律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放松。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调节。

  樊晶光表示,特别是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还有一些不适合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最好不要从事高温室外的露天作业,避免引发意外。

责编:姜雪颖

审核:魏鹏

责编:魏鹏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