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国际日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新闻 > 新闻专题 > 大兴网络文明之风 > 最新报道

少年犯的控诉:青春被网络不良内容给吞噬(图)

2006-08-31 11:02:12 SRC-203
   
 

一些青少年沾染色情网站这种精神鸦片不能自拔。(资料图片/信息时报)

  千龙新闻网报道:“是网络游戏让我们成了害死25条生命的少年犯”,年仅19岁的小芳这样说,脸上的沉痛难以形容。今天上午,在北京市少年劳动教养所,5名失足少年对网络不健康内容进行了控诉,他们都是因为沉陷网络游戏或色情内容不能自拔,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聆听他们控诉的是北京17家网站、19家网吧和网吧协会的240名工作人员。

>
        懊悔:青春被网络不健康内容吞噬

        “我懊恼,如果能够早点认识到网络游戏的真实本质,我就不会踏上犯罪的道路,更不会有25条生命的逝去!” 从小便多才多艺的小芳曾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但自从沉溺于网络游戏,便开始无心学习、经常逃课。当在家上网受到父母的限制后,她就成了网吧的常客。钱花光了,她就和一帮经常一起上网的朋友抢劫同龄人的钱物。小芳17岁那年,由于滋事被网吧老板拒之门外,为了报复,她和几个年幼无知的少年在网吧门口放了一把火,25条无辜生命丧身大火,小芳等人也为自己犯下的罪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谁能够想到这场夺去25个鲜活生命举国震惊的大火,是出自几个未成年孩子的幼稚念头。”面对12年的有期徒刑,小芳的后悔无以言表。

        今年才16岁的北京男孩小伟则在网上学会了找小姐,学会了给女孩子下春药。小学二年级就学会用电脑的小伟曾是班上的课代表。然而,自从沉溺于网吧,他便开始逃课、旷课,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被开除了。继而黄色网站令他对两性关系的好奇难以抑制。为了尝试在网上看到的内容,他去发廊找小姐,用春药迷奸少女。最终由于无钱上网而去偷窃,被判劳动教养一年。

        15岁的小刘来自山东,离家出走已经两年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还是班上的优秀学生,五年级开始学会玩网络游戏“传奇”后,学习就离他越来越远。成绩的下降让他觉得被人看不起,生活没有意思,于是他更加迷失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之中,在游戏的砍杀中寻找尊严和快感。13岁他离家出走到北京,便以网吧为家,以偷窃为生,终于被判劳教一年半。小伟告诉记者,现在的他再也不想打游戏了。由于表现较好,他已经获得了减刑半年的奖励。

         数字:网络因素成未成年人犯罪主因

        北京市少年教养所所长张宗军说,该所管理的少教人员中,经常上网的占43.6%。在经常上网的人中,因为没钱而去偷东西的占62.5%。

        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所长金花公布了该所的一份调查报告:因在网吧玩网络游戏或浏览黄色网站而直接导致犯罪的占33.5%,从小学就涉足网络游戏或黄色网站占37.7%,初中生占49.2%,第一次进入网吧时的年龄最小只有8岁。因接触网络不良内容而导致的犯罪之中,抢劫罪占63.9%,强奸罪占23%,伤害罪占3.4%,放火罪占4.9%,其他类型犯罪占4.8%。

         教训:净化网络环境 托起孩子的明天

        多年从事青少年犯罪审判的北京海淀法院法官尚秀云说,由于网络游戏中暴力内容的泛滥,长期浸淫其中的未成年人产生了道德认知上的模糊,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上升,使抢劫代替盗窃成为青少年犯罪类型的第一位。同时,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精力旺盛好奇心强,但又缺乏足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和误导,使色情淫秽内容很用以在未成年人中大行其道。

        谈到孩子们受到的毒害,被称为“法官妈妈”的尚秀云法官不能自已,她流泪呼吁,相关从业人员负起责任,全社会动员起来,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网络环境做出努力。

        北京市网络宣传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席伟航在总结发言中再次要求,所有的网络媒体从业人员都要以身作则,把“文明办网”的准则牢记心中,让自己编辑的网页成为网络上的一片净土,不要愧对孩子们纯洁的眼神。

        席伟航在结束发言的时候郑重表示,要聘请北京市少年教养所所长张宗军、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所长金花、“法官妈妈”尚秀云和主持今天报告会的北京市政法委宣传处长楚建峰为网络媒体新闻信息评议会的评议员,共同监督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成员的“文明办网”行动。(薛珲)

       

        编辑: 赵永刚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