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山东高等学堂外籍教师宿舍楼(现位于育英中学内)。
清末民初,留着长辫的大学生在学习英文。(济南市档案馆供图)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廷下令废除八股。从明朝沿袭下来的八股取士制度,在考试形式上终于开始了根本变革。
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闻风而动,当年八月便率先将拟定好的山东大学堂《试办章程》奏报朝廷。因制定及时、翔实,山东大学堂《试办章程》成为全国各省兴办新式学堂的唯一样板。清廷不久下令,“将袁世凯的原奏和单开章程,通行各省,立即仿照举办”。
书院纷纷改学堂不少人心存抵触
科举时代,学校有官学与私学之分。一般情况下,读书人先进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而后进入官办“学宫”接受专门的四书五经教育。“学宫”和文庙设在一起,统称县学、州学、府学。
自雍正十一年(1733年)开始,清廷又下令各省建立书院,这样,官学又多了一种教育机构。济南的书院大体有至道书院、泺源书院、景贤书院、尚志书院、白雪书院、济南书院等。
1901年,清廷下令废除八股后,又下令全国各省将书院改为学堂,省城设立大学堂,各府设立中学堂,各州县设立小学堂。当年农历十月,山东大学堂便在济南泺源书院(校址在今泉城路百货大楼对过)正式开学。
山东大学堂第一批录取300名学生,他们由全省各府、州、县的秀才中选拔而来。当时科举制度尚未废除,很多学生迷恋功名,不愿进新式学堂,有的地方官对新式学堂也持抵触态度,消极推荐学生。
新上任的山东巡抚周馥抓住荣成县对选生保送不力的把柄,撤了其知县的职。接着再重新招生,并严令各县择优保送2-4名考生。这样,新式学堂招生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老爷学生”出门大都乘坐人力车
新式学堂建立前,清朝的秀才(庠生)分廪生、增生和附生三等,其中,成绩最好的廪生由国家按月发给伙食补助费。山东大学堂建立后,从廪生、增生和附生中选拔进入山东大学堂的学生们均受到优待。
学校发给学生白漂布裤褂制服2套,青布靴1双;蓝色制服1套,鞋1双;礼服1套,专用于学生集体外出参加学堂外庆典活动。学生用的文具、书籍由教员签字免费领用。伙食费每月纹银3两,其中6钱换成铜元60枚发给学生零花。学生集体在餐厅就餐,每8人一桌,早餐馒头、稀饭,午饭、晚饭四菜一汤。学生外出,多乘坐双人带座椅的人力手推车。
1904年,山东大学堂迁入新建校舍(校址在今省实验中学一带),正式更名为山东高等学堂。新校舍占地140亩,房舍1700余间,设有发电所,装有自来水,学校还设有浴室、理发室、天文台。
为鼓励参加新式教育,清政府还规定,高等学堂的学生毕业合格者予以举人出身,并按考试成绩不同委以不同的官职。由于待遇优厚,学习环境优越,当时人们都称这些学生为“老爷学生”。
高等学堂学生数超过了中学学堂
大学的人数超过了中学——这话今天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在近代山东教育史上,却的的确确存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
1901年,山东大学堂成立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山东法政学堂、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山东优秀级师范学堂、山东优秀级师范选科学堂、山东专门医学院等6所官办高等学堂相继创办,在校生共有1400多人。另外还有4所军事学堂和一所教会大学——共和医道学堂。一时间,高等学堂数和在校生数都超过了中学堂,两者构成了相反的比例关系。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新式学堂。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这意味着,自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开始的科举考试在延续了1300多年后寿终正寝。
新式学堂严把出口35人班级仅7人毕业
山东大学堂设备斋(相当于高小)、正斋(相当于中学)和专斋(相当于大专),开办之时,受生源所限,先开办了备斋和正斋。更名为山东高等学堂后,设预科(相当于中学)和正科(相当于大专)。
与今天的大学不同,当时,学生毕业考试是非常严格的。巡抚要亲临学堂主考,省的府道三司到学堂陪考。由于新增加了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许多西式课程,只有四书五经功底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所以,考试的淘汰率是非常高的。
据统计,从1901年至1914年撤销,山东高等学堂(含山东大学堂时期)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共817人。其中,正科毕业生仅51人。1908年,第一届正科毕业生考试仅8人毕业;1910年6月一类一班有10人毕业;1910年12月二类三班仅7人毕业,而该班起初有35人,28人因中途退学或未通过毕业考核而没拿到毕业证。
此外,在13年办学期间,山东高等学堂(含山东大学堂时期)还派送留学生131名。
1914年,山东高等学堂据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区划新规予以撤销,教员和未毕业的学生划入省立法正、农业等6所专门院校。至1926年8月,6所专门院校才又重新合并为省立山东大学。
(本文参考《解放前济南的学校》、《济南文史精华》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