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者,“水”与“少”也。
古人的造字智慧里,隐含着“水”与“沙”的辩证法。
黄河之所以“黄”,就是因为河水里含有大量泥沙。未治理前,黄河的输沙量多年平均值是16亿吨,约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道里。如果我们将16亿吨的泥沙做成1米乘1米的土墙,它可以绕地球赤道转27圈,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三倍。
黄土高原地表松软,夏季降水集中,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有时一条山洪沟,一次就能把上亿吨的泥沙灌进黄河。水土流失使一条原本清澈的河流变成浊浪滔滔的泥河。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总工程师喻权刚曾在接受采访时称,中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90%来自中游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
一项数据显示,黄土高原每年被冲刷掉的表土有22亿吨,侵蚀强度是全世界平均数的3.36倍。63万多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最严重的地方,一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年能冲掉2万到3万吨泥沙。据近代实测资料分析,1立方米的黄河水,含沙量约有35公斤。而我国第一大河长江,1立方米只有不到1公斤泥沙。也就是说,黄河的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