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联”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创作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深度重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清正行风,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风物“写起来”,大兴文明乡风
“甜美的下洼等你来,茫茫枣林敞开,锦绣的胸怀。五湖四海,都以礼相待,冬枣小镇大舞台,一起向未来。”这首反映新时代乡镇新貌的歌曲《甜美下洼等你来》,是2022年沾化区组织开展风物“写起来”文艺志愿服务时自主创作的12首乡镇(街道)形象宣传歌曲之一,在全省“村歌嘹亮”2023山东省新时代乡村歌曲创作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奖。以12首镇歌打包上报的“沾化旋律”被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全省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创新推出的“听着村歌游沾化——枣乡音乐地图(码上听歌)”被《中国艺术报》等媒体报道。目前,12首镇歌被当地群众编创出广场舞版,成为各自镇街传播最广、最具本土特色的伴舞曲,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伴着优美的旋律,踩着熟悉的节奏,唱着当地广为人知的风物,广大群众用优美的舞姿表达出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热爱。
自开展风物“写起来”文艺志愿服务以来,除了歌曲“沾化旋律”,还创作反映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学作品2000余篇;创新推出“沾化冬枣”美术符号,成为山东省“寻找美术符号·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发端地,区文联、区美协连续三年获评“寻找美术符号·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为438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近10万册,打造22处农村书屋示范点,与区图书馆实现图书资源通借通还;完成公益电影放映13000余场、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50余场,带动各级文化阵地开展活动超30000场;发挥各专业文艺团体作用,组织开展了省市县乡村文艺作品五级联展、四季“黄河大集”等多项声势浩大的文艺品牌活动,把最暖心最接地气的文艺作品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公共体系,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实现体育社会组织全覆盖,去年开展广播体操、广场舞、曳步舞、趣味运动会等多层次、多领域、特色化赛事活动1705项,吸引21万余名群众参与,沾化区连续八年获评全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为培育文明乡风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广大基层群众热情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了健康有益、启智润心的健康美德生活新方式。
故事“讲起来”,弘扬良好家风80年前,渤海区成立,沾化位于渤海区中心腹地,有着丰厚的革命文化积淀,包括枣乡长歌党性教育基地、徐万粮歼灭战纪念馆、于慎德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设施。为纪念革命先烈,弘扬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沾化区连续三年参加中国儿童中心、全国少年儿童“心中有祖国 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开展的“红色基因代代传”百宫千馆万校少年儿童讲述红色故事活动,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以家庭为单位,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等,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不断增强永远跟党走的信仰信念信心,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结合沾化区每年“七一”建党节之际开展的“典亮百年”党庆喜联张贴活动,组织作家根据革命故事创作联语,书法家书写对联,各村党员、军属自觉把鲜红的党庆喜联张贴在家门口,让优良家风彰显门楣,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也让对联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绽放出新的光彩。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沾化区黄升镇堤圈村大力推行具有时代特色的《颜氏家训》,编制了阐释《颜氏家训》的系列书籍、影视、音乐、书画作品,潜移默化滋润影响着全村每个家庭,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善村”。沾化区着重提炼总结、传播推广这种“家训”文化,辐射带动全区家庭崇德向善,形成“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文明新风尚。大戏“演起来”,传承淳朴民风
沾化渔鼓戏已有300年的历史,深受沾化群众的喜爱,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近年来,沾化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密切非遗传承保护与移风易俗的关系,新编以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渔鼓戏《老邪上任》,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填补了山东省戏剧在全国“群星奖”上的空白。2020年创新拍摄宣传移风易俗、反对高额彩礼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首部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在全国放映10万余场,荣获“中央宣传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推荐影片”、第五届中国农民电影节“2022年乡村振兴主题电影推荐影片”、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节“优秀戏曲电影奖”三项国家级大奖,成为家喻户晓的引领婚俗改革的现实题材文艺精品。近期编排的传承老渤海精神、弘扬革命文化的首部红色渔鼓戏《煮海》成功首演,推动红色教育与戏曲深度融合,被列入“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区渔鼓戏剧团创排的《如此孝顺》《闹婚》《图啥》《好亲家》等多部以移风易俗为内容的小戏小品接连参加消夏晚会、拥军优属等文化惠民演出,每年送戏下乡达400余场次,把崭新的时代风尚送到田间地头。2023年,“一部小戏走全国”特色品牌获第六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此外,沾化区还创作倡导移风易俗的系列短剧《做个文明人》、歌曲《牵手文明》、漫画《十抵制、十提倡》等文艺作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如今,在一系列文艺作品感染感召下,全区群众积极响应、参加各种移风易俗行动,青年汉式集体婚礼、“清明网上祭”等新民俗已蔚然成风。16家红白理事会分别被评为省、市级优秀红白理事会,2家红白理事会经验做法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四批“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以及全省“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
榜样“树起来”,引领清正行风
行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文艺事业,必须要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的文艺家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支队伍还必须要具有健康务实、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行业风气,才能产生源源不竭的创造力。近年来,沾化区设立吴开晋文学馆,召开沾化名士吴开晋先生学术研讨会,组织作家们创作《一个人的卫生院》《中国好人李忠岭》《日科橡塑打造全球产能最大ACM生产基地》等文学作品,以沾化优秀党员、专家学者、先进模范的事迹感染人、打动人、影响人,在广大文化文艺从业人员中形成了干一行爱一行、任一职廉一职的清正行风,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大型渔鼓戏《郑板桥》,塑造了刚正不阿、为民作主的古代廉吏形象,通过山东剧场院线平台开启全省巡演;《潮起枣乡》《做个好官》《清风飞扬》《村长外号叫“老邪”》等一系列廉政题材歌曲,歌颂了先进典型,弘扬了清风正气,《村长外号叫“老邪”》荣获第十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在全社会广泛传唱。
近期,沾化区还率先实施“文化乡建”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工程,通过以文化人、以艺移风、以情易俗,文艺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过去推动文化发展这一“要我做”的难题现在成为“我要做”的自觉一致行动,“文艺+”“+文艺”有效丰富了社会基层治理内容,引领了社会基层价值取向。随着对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合理调配,沾化区用文化文艺培育“四风”助力移风易俗、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认可。2021年12月,沾化区被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四史”学习教育基地并获赠天安门广场第71号百年庆典红旗;2022年12月,被山东省社科联命名为“十四五”时期第二批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县(市、区);2023年9月,被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确定为写生创作基地,先后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书法作品展、山东省农村“一村一年一场戏”免费送戏工程现场会、第九届山东省红梅戏剧大赛(京剧专场)现场会、《山东文学》编辑部滨州市沾化区创作基地授牌仪式、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沾化冬枣文化论坛等重大文化艺术活动,逐渐形成了用文化铸魂,用文艺精品除旧布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典”亮乡村的“沾化特色”,“和美沾化”的形象愈发立体丰满,让现代文明的种子在人民群众心中扎根。
责编:
审核:李润杰
责编:李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