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闻|郭红霞,警号162750!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真好!

第92期
2019-09-05 编辑:付兴帅 记者 陈平平

  等待中的王新吉,为了这一刻老人穿越4省1市,颠簸1900多公里

  大众网·海报新闻日照9月4日讯(记者 陈平平 通讯员 苏扬程 张瑜)8月27日中午12点,日照市五莲县公安局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黑色的大背包里装着一个卷轴,那是他两年来的心愿。他叫王新吉,今年63岁,用他的话说:“我终于见到恩人了,我一定要给你们鞠一躬……”

  “你就是郭科长?我就找你!”老人口中的恩人就是郭红霞,五莲县公安局户政科科长,警号162750。老人用颤抖的双手,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张小纸条,递到郭红霞手里。郭红霞一看瞬间明白了,那是两年前她办的一个户口。

  一面锦旗,上面书写个“敬业正直,为民解忧”8个金灿灿的大字

  老人深深鞠下一躬,说一句“谢谢”

  年过花甲的老人,从包里取出锦旗塞过来,随即弯下那佝偻的脊背,向郭红霞深深地鞠了一躬。结束了40多年的“黑户”生涯,老人释然了。可他辛酸的经历、单薄的身影,让民警不禁潸然泪下。

  跨越了1900多公里,经过了830天的等待,锦旗的颜色早已不再那么鲜红,边角甚至有些许磨损。那张纸条,老人揣在怀里两年多,生怕放下就忘了、丢了。所幸纸条和锦旗背后是一个温暖的故事。

  老人从胸前口袋掏出那张小纸条

  这张纸条,老人揣在怀里两年多

  1977年3月,王新吉,吉林省汪清县

  42年前,老人他将户口迁到吉林省汪清县却一直没落下。

  没有户口,就没有身份证,也办不了银行卡。他只好把卖苦力挣来的钱藏进坛子,悄悄埋到租住的院子里。谁料7万多块钱,一夜之间不翼而飞,那是他在石材厂辛苦大半辈子的所有积蓄。

  独在异乡举目无亲,原本日子就过得艰辛,可屋漏偏逢连阴雨,王新吉说:“我疼得慌啊,五天五夜没吃没喝,那会儿想死的心都有。”

  2017年3月,郭红霞,日照五莲

  2017年3月 ,一通来自吉林省汪清县公安局的电话,打到了户政科科长郭红霞手机上。电话那头的人叫张卫东,他说王新吉没有户口,孤零零一个人蜗居在他们大兴沟村,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

  接到求助电话后,郭红霞坐不住了,她和潮河派出所的同事第一时间走村入户、实地走访、查找老档案搜集信息。几番周折后,郭红霞亲手整理打包了老人的户口材料,寄给汪清县公安局。

  2017年4月,王新吉,吉林省汪清县

  老人终于结束了40多年的“黑户”生涯,苦尽甘来。

  老人拿到户口本的那一刻,浑浊沧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终于有户口了,我不是‘黑人’了……”

  老人没想到,有生之年他也有了正常的身份、正常的生活。有了户口本、身份证,老人办上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居民保险,还入了低保。每月900多块钱的养老金,给了他基本的生活保障。

  王新吉老人用自己新办的身份证买上了一张回家的车票,他的大背包里有一面精心准备的锦旗。那一年,牡丹江的冬异常寒冷,老人在车站等了一宿,到家就患上了重感冒,心心念念要送的锦旗也就此搁置。

  2019年8月,王新吉、郭红霞,日照五莲

  但老人没有忘记,这次他专程从东北赶回来。两天一夜,老人辗转穿越了4省1市,颠簸1900多公里,就为回来对家乡的户籍民警说一声“谢谢”。

  工作中的郭红霞

  “可能对我们来说,一个户口只是五莲50万人口中的一个,但对老百姓来说,那有可能就关系他们100%的人生,上学、工作、结婚、养老……哪哪都用得着。”郭红霞做了10年的户籍警,也许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她觉得值!

  一面锦旗、一张纸条、一个鞠躬,它系着老百姓的情。郭红霞是五莲公安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民警和她一样,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坚守、默默奉献。

  “春风户政暖民行”开展了2年多,她和同事们吃过很多辛苦,也经历过很多喜极而泣的场面。翻山越岭、顶风冒雨,她们把崭新的户口本送到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外来媳妇手里,那份沉甸甸的感激,让他们深感肩上的担子不轻快,她们说还得“多做早做好好做,做到让老百姓满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