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0专题汇总 > 解读山东 > 最新报道

张德宽:山东十二五“真给力”

2010-12-27 08:4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作为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的山东,如何走好“十二五”之路,在医疗、教育、楼市、城镇化等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又将有怎样的打算和规划?

  大众网济南12月26日讯记者 刘国栋)山东的“十二五”规划日渐清晰。作为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的山东,如何走好“十二五”之路,在医疗、教育、楼市、城镇化等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又将有怎样的打算和规划?26日,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张德宽作为齐鲁大讲坛第十二场讲座主讲嘉宾,围绕我省一年来经济、民生等热点问题以及“十二五”规划将给山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与现场听众进行交流。

     “十一五”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全省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突破,协调发展呈现新亮点,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其中隐藏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少。
   “总的来说,可以说经济还是粗放的,环境压力还是大的,人均收入还是不高的。”张德宽表示,这些不足体现在七个“低”上,分别是经济运行指标低、产业结构水平低、科技进步水平低、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聚合度低、经济外向度低和山东老百姓的收入低等七个方面。
    “产业结构水平低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山东的三产比重低,”张德宽举例说,目前山东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1%,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8.5个百分点。山东是工业大省,但是,工业中传统涉农产业比重大,占65%以上。“例如山东是生产化肥的第一大省,但是40%是我们用,60%输出到全国,税收是别人的,污染、能源使用却是我们的。”
    第三产业是扩大就业 、增加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重要阵地,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咨询服务等对高端劳动力吸收量大。因此,“十二五”时期山东在产业发展重点上要实现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依靠服务业和工业双轮驱动的转型。而产业结构偏重、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的矛盾则要求山东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面对这些不足,张德宽表示山东“十二五”规划要做的有八篇文章,要抓的有四个关键。这八篇文章包括构造现代农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创新型社会、推进社会建设、着重推进民生保障、扩大投资消费、深入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体系。
    在构造现代农业方面,张德宽表示山东将借助2011年全国大兴水利之机,推进农村的配套设施建设,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坚强保障。另外,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之际,改善农村面貌,加速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在谈到推进民生保障时,张德宽表示保障民生首先要保障就业,要提高高校毕业生和农村适龄青年的就业程度,另外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都被着重指出。在医疗卫生保障方面,张德宽说,“我们的新农保,在十二五前两年一定要实现全覆盖。”
   在收入分配方面,山东的人均GDP在全国排在第8位左右,人均财政收入在全国居第26位,城乡居民收入在全国居于中下游水平,“省强而民不富”的问题十分突出,与山东作为经济大省的地位也不相适应。张德宽表示,“十二五”将坚持“富民优先”,把工作重点从“强省”转到“富民”上来,将实现藏富于民,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成果。
   在现在人们最关注住房问题上,张德宽表示,他赞同将住房从投资品回归到消费品,“银行放贷想在上面挣点钱,有点实力的企业都搞房地产想挣钱,有的人买了房子还想投资挣钱,房价能不高吗?住房应该从投资品回归到消费品。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加快保障房建设,以保证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最后,张德宽指出做好八篇文章的重点是抓好转观念、调指标、抓落实、真给力这四个关键。张德宽解释这里的“给力”包括六个字,“咬”住民富省强目标;“争”当一流,不能懈怠,要制定高标准高要求;还要“逼”,要背水一战,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我们的突破;“干”干事创业;“克”克坚攻难;“上”上升境界。“咬、争、逼、干、克、上,真给力。”

王晓亮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