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奏响“蓝色乐章”

2010-10-27 11:40:00    作者:马文   来源:大众网  

    以蓝色为主旋律的华美乐章,饱含着一座座沿海城市的热情、胆识和智慧,饱含着对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殷殷期望,正在山东半岛奏响。这蓝色的主旋律,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要求:“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铸就共识 抢占发展先机

    胡锦涛总书记将打造蓝色经济区的光荣使命赋予山东半岛,与山东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资源优势、科技力量、产业层次、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等条件密切相关。全省上下一致认为,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对山东来说是一个全新命题,也是一个全新机遇。

    为抢占发展先机,全面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20096 30 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蓝色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发展重点等方面,并召开系列会议,部署、推动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同时,举办了以“蓝色经济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国际高峰论坛;聘请 3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成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搭建起了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和决策保障。

    海陆统筹 拓展发展空间

    海陆统筹,是借力海洋增强腹地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长效发展,离不开海陆统筹这一观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打破“海是海、陆是陆”海陆分离的传统观念,强调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并在海陆统筹中实现城乡、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既强调加快沿海地区发展,又要发挥沿海地区对中西部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协调发展。坚持海陆统筹,正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崛起的重要理念。

    我省提出,按照“突出重点、凸显特色,接长短板、拉长链条,提升素质、拓展空间”的思路,重点选择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以科技研发为先导,实施集中突破,着力在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态环保产业8 个方面形成产业优势。这8 大产业,体现了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引领发展的方向,正在“蓝色产业体系”的框架之下,拓展经济区发展新空间。

    七市联动 一体化发展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出炉,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追求,让原本就紧密相连的山东主要沿海城市,更加亲切地聚集起来。

    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滨州、东营7 51个县市区,掀起了蓝色经济建设的高潮,有效地推动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日照市提出以接轨青岛、推动“同城发展”为平台,加强与山东半岛各市在海洋经济、基础设施、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潍坊加快岸线资源开发,着力贯通海上运输通道,与青岛全方位对接;烟台提出 "蓝色通道门户"发展定位,积极融入山东半岛、环渤海和东北亚一体化发展……

    无垠的海洋,无限的可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依托全国发展大局,必将成为打造山东发展新高地、谋求在区域协调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战略平台,奏响气势恢宏的海洋经济发展新乐章。

 

 

大雨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登录名
密 码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