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0 15:35:00 我要评论
王磊 来源: 大众网户撒阿昌民族乡,因为三月的油菜和十月的稻浪,有”金色昌乡“美誉。
阿昌族的寺庙。
阿昌族喜欢嚼槟榔。这种奇怪的吃法(与烟丝、石灰膏一起嚼)让她们嘴唇血红、牙齿乌黑。
生活在户撒乡的大汉族,看上去比少数民族还少数民族。
大众网-联通3G陇川10月10日讯(特派记者 王磊)10日上午,“走进56个民族家庭”采访团从腾冲继续南下来到陇川县阿昌族户撒民族乡,这里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户撒刀的故乡,在这个有“佛祖的后花园”之称的高山平坝上,至少从明代就开始的这种手艺不仅悠关大部分户撒阿昌人的生计,而且成为户撒阿昌族的民族文化标志。施晓亮十年前在这里采访过的打刀世家、几个“户撒刀”产业链条上的几个专业生产村,十年后几无变化、仍然沿续着传统的分工纯手工作坊模式。而我们这次采访的两个“户撒刀王”,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在突破这种模式:一个是通过媒体享誉四海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户撒刀王”项老赛,一个是以款式创新、力求以“公司加农户”模式将户撒刀产业做大做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小刀王”娄四东。大小两位“刀王”思路不同、模式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恢复户撒刀昔日的辉煌。
走进户撒乡,探访“佛祖的后花园”
沿腾冲朝陇川县户撒乡进发,一路有山有水,看窗外的多数时候,映入瞳孔的色调都是翠绿。散出这色调的可能是一簇簇连片的凤尾竹,可能是茂密的热带树林,又或者是开阔的肥沃坝子里的甘蔗与蔬菜。突然翠绿退去,道路两旁满眼金黄,在一片片金色的稻田后面,一座座村寨若隐若现。在高黎贡山余脉雾霭下的西南边地,一群阿昌族的人们生活在这个有“佛祖的花园”之称的肥沃坝子里。他们养猪、放牛、耕种,本该自足,但却在600余年的历史中,以世代的铁匠而声名远扬。这就是户撒,阿昌族铁匠们打制的“户撒刀”,自古以来有“柔可绕指,削铁如泥”之誉。
户撒刀从何而来?一个多数学者认同看似又较为可靠的推测是:阿昌族定居户撒时,已掌握制铁技术,但精湛的生产技术则是在明初名将沐英入云南征麓川时带来(在户撒坝头有个沐府,即为沐英家族所建),因为明军入西南边疆后,长期的征战需要大量的刀剑,而由于受环境制约,由内地来补给兵器非常困难,于是,留守户撒的明军工匠便把打刀工艺传授给了已有制铁技术的阿昌族。此后,世代相传,工艺不断发展。
我们要采访的对象户撒刀王项老赛住在户撒乡腊撒村,一个阿昌族典型的古老村寨,村里明、清时期的老宅皆以楠木建造,数百年不朽、无虫蛀。受汉族文化影响,这些传统民居大都是土木石结构的三合一照壁或四合院落。正房建在长方石条加土方垒起的屋基上,屋基下为院坝,以三层石阶上下。正房三开间,四排五柱,中柱起脊,形成双斜面屋顶,上覆凹型青瓦。后墙和两侧山墙以土坯砌筑,外面不抹泥,左右是厢房或照壁。室内隔墙均为木板,中间一间为堂屋,有一米多宽的吞口,六扇雕刻的木板门,平时只开中间两扇,两边的檐柱头有粗犷的木雕。
在腊撒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打刀,在那些刀匠的家中,院子右侧搭起的棚子以及土坯砌起来的烧铁炉,无论是还在使用或者废弃的,与十年前一样依然简陋而古老……每户院子里土坯堆砌的烧铁旁,铁匠们乘夜晚的清凉,挥起铁锤,“叮叮当当”,多少代人都如此。这个因刀而闻名的乡村,已经有人因刀而有钱了,有人因为“世界变小”而可以走得更远了,有人因为刀可以赚钱又回来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