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东乡族:昔日口渴东乡县 如今通上自来水

2011-07-26 13:24:00     作者: 施晓亮 刘国栋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乡族 缺水 急需解渴 自来水 党旗漫卷中国红
[提要] 自银川往西南行一千多里,驶经素有“中国小麦加”之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再沿着细如羊肠弯若胳膊肘的山路向东南方行驶20多公里,就到了中国惟一的东乡族自治地方——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县城。十年前,这里还是完全靠天喝水,如今记者再次抵达时,这里已经建成了17万方大型调蓄池,全县已经有接近一半的人喝上了自来水。

几千年前的陶罐上的图案,圆圈代表水,圆圈中的小格子代表田地。

刚建好两三年的东乡县水厂,解决了很多东乡人的饮水难问题

东乡县水利局长马强向记者介绍东乡县近两年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东乡县已经有13万人像阿英社家一样用上自来水解决吃水难。

正在演唱花儿的东乡族歌手周得胜.

  大众网-联通3G甘肃东乡7月25日报道特派记者 施晓亮 刘国栋)“高高山上一座城,锁南巴锁住了白云。山尖尖上有两棵古松,大楼房挤过了尕窑洞……”在空旷苍凉的西北土梁上,东乡花儿的歌声随着白云忽远忽近。自银川往西南行一千多里,驶经素有“中国小麦加”之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再沿着细如羊肠弯若胳膊肘的山路向东南方行驶20多公里,就到了中国唯一的东乡族自治地方——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县城。十年前,这里还是完全靠天喝水,如今记者再次抵达时,这里已经建成了17万方大型调蓄池,全县已经有接近一半的人喝上了自来水。
  东乡记忆:渴啊,渴!
  7月24日一早,在当地宣传部门的引导下,采访团一行五人自驾车从素有“中国小麦加”之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出发赶往东乡族自治县。巧合得很,2002年施晓亮“走进56个民族家庭”自驾初次来到东乡时是7月26日,差2天。相比九年前,从临夏进东乡的公路状况好了很多,但盘绕在一道道土梁上的公路依然很难很险,自重三吨半的公羊房车在连续坡度长达十公里、一个接一个“胳膊肘弯”的狭窄公路上与重车交汇,还是让我这个走过怒江大峡谷、三次进藏的老司机不敢稍有懈怠。
  终于爬上一道梁顶,左右满目黄土高坡,直陡竖崖,人工开垦的一块块耕地、梯田,仿佛土梁上的一块块膏药不甚美观,有些地块倾角超过六七十度,摄像老李说:“别说耕作,就是人站稳都难。”
  东乡县的地理位置很独特,处在五道黄土梁的交汇点上。这一点被东乡人引申为一个颇为自豪的说法——“五龙聚首”,风水宝地。五龙之下,黄河、洮河、大夏河、广通河环县奔流。然而很不幸的是,五龙守着水喊渴——“梁高(海拔2664米)水低(1730米)”的地势,造成了今天东乡县尴尬的贫困局面:守着大河,极度缺水。
  九年前,时任县委宣传部长的张忠学给记者一行唱了一首当地广为流传的东乡“花儿”:
  上去个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四道河湾湾
  看去是容易喝去是难
  喝不到嘴里是枉然
  甘肃素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东乡苦瘠甲陇中”之说。这苦,主要是缺水。缺到什么程度呢?一年降水不到300毫米,而蒸发量是1500多毫米。十年九旱,东乡人苦不堪言。有一年东乡大旱,一吨水竟卖到80元。省州派出的送水车一进村,闻到水气息的牛羊追赶在车后,使人都无法近前!九年前施晓亮到东乡人家里采访时,喝的是水窖中积攒的雨水,当地人称“刷街水”,即使泡浓茶也难去其中又苦又涩的怪味。采访中得知,川区的东乡人到山区走亲戚,最好的礼物不是烟酒和点心,而是带上一壶水,多年沿袭,这竟成了东乡族的一大传统习俗!这让施晓亮良多感慨,苦笑中颇多心酸。
  在施晓亮对东乡9年前的记忆中,关键词就是——水!缺水!
  历史的遗证:曾经林茂鹿鸣水草丰美
  东乡最好的建筑不是县委县政府,而是文化局。四层的大楼一、三、四层设有四个展厅,分别是东乡族民俗文化展、服饰展、东乡族传统民居展、古动物化石展。考古发现表明,早在1万5千年前,东乡就有人类文明出现,而在更早的100万年至2500万年间,东乡这个地方水草丰美,植被繁茂,生活着大量的鬣狗、猴、鹿、真马等。
  文化馆的讲解员告诉记者,从东乡发现的动物化石非常丰富,古生物化石出露点多达9处,赵家乡龙担山第四纪黄土层,还是迄今发现的黄土层出土古动物群体化石中种类最丰富、化石最完整的古动物群体化石。
  近半人口喝上自来水
  “那已经是历史了。”在距离东乡县城17公里的地方,东乡县水利局局长马强站在清水潺潺流动的南阳渠总干渠边上,纠正记者对于东乡县缺水的记忆。
  马强拿出材料来,上面记录着这两年东乡县吃水的变化。从2008年至今,国家为解决东乡县人民吃水难问题,先后投入了4066多万元,先后开工建设完成了17万方大型调蓄池1座、提水泵房2座、清水池1座。材料上说,现在已经完成主管埋设130公里,完成分支管埋设810公里,完成供水井开挖4500户,安装供水设施1500套。
  东乡县刘家村的村头,13岁的东乡族女孩阿英社正在自家门口的水池假山旁,和奶奶一起准备接水饮羊。阿英社拿出自家树上结的山杏怯生生的递到记者手中,旁边的老奶奶听说是来看水的,跟记者感叹起来,“以前人和羊喝的是水窖里的‘刷街水’,现在有了自来水,再把水窖水端给羊喝,羊都不喝了。”像阿英社家一样用上自来水解决吃水难的已经有13万人,已经接近28万人口的一半。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