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团偶遇老乡 山东四兄弟来嫩江捕鱼

2011-07-08 19:30:00     作者: 刘国栋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采访团 达斡尔 捕鱼 党旗漫卷中国红
[提要] “你们是山东来的记者啊?太好了,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碰到山东人,我们是东平的。”7月7日,“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风”活动采访团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东霍日里村采访时,偶遇从山东东平来嫩江捕鱼的老乡董庆礼兄弟四人。

从山东东平来嫩江打渔的快乐渔民

董庆祥们打出的鱼很受欢迎,在岸边就被酒店收走了

董庆祥眼里,嫩江是个好地方

    大众网-联通3G莫力达瓦7月7日报道 (特派记者 刘国栋)“你们是山东来的记者啊?太好了,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碰到山东人,我们是东平的。”7月7日,“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风”活动采访团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东霍日里村采访时,偶遇从山东东平来嫩江捕鱼的老乡董庆礼兄弟四人。
  “泰安东平老湖镇后埠子村,我们村就在东平湖边上。现在这个时候东平湖休渔,我们就跑到这儿了。”46岁的董庆礼身材不高,一脸笑容很健谈,跟他一起来嫩江打渔的还有他的哥哥董庆祥,以及村里的韩胜广、韩胜祥兄弟。
  每年的四月份嫩江冰融雪化春暖开江的时候来,等到九月份嫩江鱼少天冷时就又回东平,就像迁徙的候鸟一样,这段时间也正好符合东平湖休渔期。“这样一年到头都可以打渔了,这边打完了,回东平正好又能接着。”
  不过,以前董庆祥他们并不是这样的。“以前东平湖休渔的时候,我们就在家种地,那时候家里还有地。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正好把我们村的地淹了,没有地种,就只好出来打渔了。”不能闲着,按董庆礼的话说,家里还有个上高中的儿子,“一年就要花一万多块钱,挣不上他花的。现在又没有地了,吃的喝的都要花钱买啊。”
  2008年的时候,董庆祥和哥哥董庆礼把家里的一条木船还有其他捕鱼的工具,花了一万多块钱的运费,千里迢迢从老家东平运到了嫩江岸边东霍日里村,在这里落下了脚。“这边都是达斡尔族人,他们对我们很不错。”董庆祥说,现在他们住的屋子就是租用的村里达斡尔族人的,“水电都管着,我们交点费用就行了。”
  坐在屋里的炕上,董庆祥对这边的生活评价还是很满意的,“我们四个人自己做着吃,蒸馒头炒菜。每天出船两次,一天平均能打一千斤左右的鱼,几个月也能混个万把块钱回去。”
  达斡尔族人不擅长捕鱼,在东霍日里村的嫩江边上,只有董庆祥他们四个会打渔的本领,平时出船回来了,都会送上几尾新鲜的江鱼给村里人,而村里的达斡尔人家做了好吃的,也都会送到他们的住处,“达斡尔人跟咱们山东人对脾气,热情豪爽。”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