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7 18:38:00 我要评论
杨宏程 杨洪程 来源: 大众网编者按:
“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访活动采访团现在仍然在云南采访。由于道路及行程原因采访团未能到维西县采访傈僳族,了解到这一特殊情况后,维西县宣传部派专人到大众网特约记者施晓亮10年前采访过的维西县永春乡拉河柱村老鸦树,沿着施晓亮的足迹,抚今追昔,真实的记录下老鸦树在10年间发生的历史变迁。
老鸦树村的糯山药与百合种植。
傈僳族瓦器器舞蹈。
傈僳族瓦器器舞蹈。
跳瓦器器舞蹈的傈僳族少女。
“瓦器器”传人的新生活
——记者眼中的傈家山寨老鸦树
杨宏程 杨洪程
大众网10月17日讯 10年前,大众网特约记者施晓亮到维西县永春乡拉河柱村老鸦树村民小组采访,写下了一篇通讯,真实记录了老鸦树当年的情况。沿着施晓亮的足迹,记者日前来到老鸦树采访,抚今追昔,老鸦树在10年间发生的历史变迁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山不再高 路不再远
瓦器器是傈僳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在傈家山寨老鸦树鲜活地传承着。10年前,施晓亮就是冲着瓦器器来到老鸦树的。从维西县城到老鸦树的行程给施晓亮留下这样的感受:“我们拜访的老鸦树村是离维西县城最近的傈僳村寨,大约只有4公里,可我们却足足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三菱吉普沿着一条比车身宽不了几十公分的泥路小心翼翼地开了半小时,终于不敢再住前了,就找了个能错开车的地界停下,一行人下车步行上山。停车的地方海拔超过了2000米,老鸦村所处的位置,比这里还要高五六百米。从山脚到山顶,分热、温、寒三带气候,环顾群山,自然风光独特迷人。 但对于我们几个在高海拔地带负重爬山的记者来说,这样的美景实在是无心欣赏。看我们步履艰难喘得厉害,几位到城里赶集回村的老乡主动抢过我们的摄影包背上,但我们还是要爬几步驻足歇一歇,老乡们就不得不经常停下来,怜悯地望着我们这几个“城市病人”。
如今,老鸦树山不再高,路不再远。记者乘着越野车从维西县城出发达到老鸦树村民小组仅用了10多分钟。永春乡党委副书记王燕竹告诉记者,10年前,从维西县城到老鸦树的公路只通到小马厂。这条公路是为上世纪70年代开采小马厂的煤炭修建的。2008年,乡里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修通了从小马厂到老鸦树的公路。
公路迅速改变着老鸦树人的生产生活。当我们的汽车将到达老鸦树村时,一辆辆载着蔬菜的拖拉机和摩托车从我们的汽车旁飞驰而过。王燕竹接着告诉记者,近几年来,老鸦树群众的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88户人家家家有了摩托车,大型拖拉机有8辆,小型农业拖拉机有4辆。老鸦树结束了人背马驮的历史。
“二牛抬杠”成为历史记忆
当年接受施晓亮采访的老鸦树村民小组组长和新元今年已经七十有二了。看上去,老人精神抖擞,谈笑风生。由于年龄关系,一位年轻有为的傈僳族青年接了他的班。我们就在新社长的院子里促膝交谈。
民间艺人和新元老人是老鸦树村历史的见证者,他回忆说,到解放前夕,老鸦树村才有8户人家,都是陆续从外地搬来的,当时的山是地主的,土地也是地主的,我们下无寸土,上无片瓦,生产落后,刀耕火种,每年收获很少,还要向地主交租子,吃不饱,穿不暖。解放后,贫困农民翻身做主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村一天天富裕起来。
施晓亮10年前采访老鸦树村时留下这样的文字:“老鸦村有三成土地属于半坡缓坡地,还有一成水田,这种地就适合牛耕,因此牛在傈僳族的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的地位。每家的牛舍都相当好,甚至与主人住同样的木楞房。”
和新元老人说,刀耕火种、二牛抬杠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我们耕地用的是旋耕机,速度快、效益好。犁牛变成了菜牛。
副社长李正坚接着说,我们村群众要求改变落后状况的愿望十分强烈,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很高。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依任务还很重,今年准备建设农田灌溉项目,把“三跑地”变成“三保田”。目前,我们村还没有一寸卫生路,群众还没有吃上自来水,进村公路需要升级改造。
“这些建设项目能够完成吗?”记者问。“能够完成。”李正坚十分肯定地回答,“这些项目已经纳入乡里的规划,很快就付诸实施。”
王燕竹接着说,县里已经制定了永春河西岸公路建设规划,在不久的将来,柏油路将通到老鸦树村,届时,老鸦树的交通情况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老鸦树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从羞于言商到大胆闯市场
历史上,老鸦树的傈僳族群众像其它地区的傈僳族同胞一样受小农经济的影响羞于言商,就是到街上卖一只鸡也要藏着掖着,生怕别人见了笑话。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老鸦树傈僳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羞于言商到大胆闯市场。对于这一变化,10年前到老鸦树采访的记者施晓亮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近几年,维西的“兰花经济”炙手可热,早在大理我们就听到这里一株兰花卖到160万,来此证实此言不谬。几个老乡买的兰花苗,一苗20元,区区几根草叶,就达上百元,问他们能不能赚钱,他们都说能赚,只是赚到的钱又去买更贵的兰苗,如此往复。”
这些年来,老鸦树群众闯市场的脚步更加矫健。“早晨5时左右,天还没有亮,我们村到县城卖蔬菜的队伍就出发了,有的是乘着拖拉机,有的是骑着摩托车。”老鸦树村蔬菜种植大户李正坚说,“去晚了不行。去晚了就占不到摊位。占不到摊位蔬菜就卖不成。”经过了解记者才知道,由于农贸市场容量有限,摊位紧张,县城附近村寨卖蔬菜的群众面临着“一摊难求”的状况。街道旁又不准摆摊设点,因此求不到摊位就无法卖蔬菜。这就是老鸦树卖蔬菜的群众披星戴月“抢摊”的原因。记者对和新元老人说:“卖蔬菜的群众真辛苦。”没料到老人回答了这样一句话:“这种辛苦对于赚到钱的老鸦树人来说虽苦犹乐。”
追求绿色环保新生活的城里人对老鸦树的无公害蔬菜情有独钟。这几年来,老鸦树的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出名,善于学习,勤于实践的老鸦树人用有机肥种出维西县最好最大的葱和糯山药,一棵葱重达8两多,一根糯山药重达9斤多。
创下种植葱奇迹的傈僳族妇女何秀珍自豪地说:“这几年来,我们村的蔬菜越来越值钱,每户平均卖菜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
和新元老人接过和秀珍的话说,我们村白天见不到一个男性青壮年。他们早上骑着摩托车到县城做零工,晚上骑着摩托车回家,一个工日赚到100多元钱。现在的青壮年与我们年轻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了。他们读过书,有文化,通过培训又掌握了一技之长,赚钱的门道很多。
诚如和新元老人所言,老鸦树村白天在蔬菜地里干劳动的都是妇女,男人们都到县城务工去了。
当年,老鸦树群众是用“两掺饭”和腊肉接待施晓亮记者一行的。所谓“两掺饭”就是玉米面做成的面果饭加上米饭。在当时的老鸦树村,吃上两掺饭的算是不错的人家了,多数人家吃的是面果饭。
“这几年来,我们村吃两掺饭的人家没有了,我们生产的玉米全部用来喂牲口,家家吃的是大米饭。”和新元老人说。
团结和睦乐融融
施晓亮10年前给我们留下这样的文字:“老鸦树的姑娘很少有嫁到外面去的,都嫁给了本村的小伙子。于是,这种就地消化产生的结果是,几乎人人都能扯上亲戚。”
这种情况在当时确实存在。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发的扩大,老鸦树村婚姻家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0年前,老鸦树100%的都是傈僳族,其它村子的人很不愿意加到老鸦树,原因很简单,就一个穷字。和新元老人说,现在,从外地到我们村做媳妇的已经有40多人,有怒江州贡山县的,有维西县其它乡镇的。嫁到我们村做媳妇的有藏族、纳西族、汉族。我们村的姑娘这几年大胆走了出去,有嫁到贡山县的,甚至有嫁到河北省的。老鸦树从傈僳族村子变成了多民族和睦相处的村子。各民族文化在老鸦树共生共荣。
文化的认同是老鸦树群众和睦相处的精神纽带。与10年前相比,老鸦树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家家有了大彩电,打开电视方寸之间观世界。在现代文明迅速传播到老鸦树村的同时,老鸦树群众没有舍弃自己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新元说,我们村的年轻人很喜欢学习瓦器器等民间艺术,同时还喜欢学习现代歌舞。
记者有幸目睹了老鸦树村群众欢歌劲舞,其乐融融的场景。
天色已黑,村民们燃起篝火,婉转悠长的笛声、琴声、歌声和节奏欢快动人的舞步,令人沉醉。
表演文艺节目的是老鸦树傈僳族民间艺术表演队。民间艺人和新元继续带着这支队伍。他带这支队伍目的是“不让傈僳族的好东西失传”。只要有空,和新元就把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村小操场上排练,几十年从未间断。现在,这支队伍已经成为维西县最好的瓦器器表演队。瓦器器形式极其繁杂,舞步从一步到十二步,节奏逐步加快,花样层层翻新;队形变化多端,一会一字排开,一会多队纵横,一会围成几个大圈,一会全队蛇形穿插,令人眼花潦乱;为“打跳”打节奏的是几种简单的乐器,除笛子外,还有几种类似琵琶的乐器--重玛怒玛,达登达解,土玛,决度,堆堆等,分掌各个音部。最精彩是情歌对唱,男女青年先是以树叶吹奏出优美的曲调,继而互以歌声倾诉衷情,当一个个姑娘被小伙子大胆的歌声表白羞红了脸时,小伙子们趋前,各自拉住了意中人的手。
在欣赏歌舞的间歇,和新元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前几天,保山市的一个由20多人组成的参观团来到我们村,我们给他们表演了瓦器器。他们很喜欢。
“跳起舞来唱起歌,傈家山寨欢乐多……”老鸦树群众用瓦器器艺术形式歌唱新生活。是的,怎能让人不歌唱!老鸦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共创文明美好新生活。施晓亮在10年前留下这样一段话:可是到今年为止,还没有一个考上大专和中专的,只有一个上高中的,三个上初中的。和大爹语气中有些失望。
在讲到这几年来的惠农强农政策时,和新元的脸上展现出灿烂的笑容:“这些年来,我们村好事、喜事一件接着一件,日子一天比一天亮堂。困难群众有低保,家家户户参加新农合、新农保,孩子上学免学费还有生活补助费,种田养猪有补贴。今年,我们村在校大学生有7个,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离开老鸦树,瓦器器欢快的旋律依然萦绕在记者的心里,老鸦树群众灿烂的笑容鲜活地浮现在记者的眼前。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