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中山一句“振兴中华,实业救国”的号召唤醒了上世纪初无数有良知的民族资本家,丛良弼就是其中一位。他将实业救国的重心放在了青岛,生产火柴跟“洋火”抗争,还将毕生积蓄用来做慈善,花重金斡旋从日本侵略者魔爪中解救下2000多军人和百姓。 丛良弼的后代、80岁高龄的昆曲泰斗丛兆桓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那个年代,晋商会到关外去,会跟西太后拉关系;但鲁商不同,尤其是青岛的鲁商,他们更多的是跟日本等外国有贸易往来 。正是这个特点,使得青岛的实业家都特别有民族气节,值得我们至今去怀念、尊重。” 结束外商垄断 让“洋火”变“国火” 有史学爱好者敏锐地指出:以往读中国近代史,给人的感觉只是军阀的混战、政权的更迭以及思想家、革命者的奋斗与彷徨。换句话说,一部中国近代史,似乎仅仅是战争史、政冶史与思想史,而社会生活中另一重要方面——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萌生、创建、奋斗与发展的历史却被忽略了。其实近代以来,工商业及其从业者的荣辱兴衰,同样从侧面折射着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强弱兴衰。 让我们在这里回顾一下20世纪上半叶青岛工业的发展概况,从中,我们能一窥中国民族资本家走过的艰辛历程: 德国侵占青岛后,筑港、修路、开办工厂,从事大规模的殖民开发和经济掠夺,西方工业渐入青岛,火柴、榨油、啤酒、造船等行业相继出现;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殖民当局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争先恐后地在青岛建立工厂企业和公司、商号,资金总额不下亿元…… 就在殖民者建立的工业堡垒重重围困下,在青民族资本家杀出了一条血路:周学熙家族建立华新纱厂,与9家日本纱厂形成“以一敌九”局面;尹致中创办中国最早的大型现代制针厂,让青岛成为抵制洋针的策源地和大本营;丛良弼响应孙中山“振兴中华、实业救国”的号召开办火柴厂,结束西方“洋火”垄断青岛市场的局面,让“洋火”变“国火”……尤其是丛良弼开创的民族火柴工业,让青岛成为全国最大的“国火”生产基地。截至1937年,青岛民族火柴厂已有10家之多,而日资仅为4家,青岛火柴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 文/记者 李晓哲 创办工厂意在实业救国 6月5日,记者前往鲁海老人家拜访,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刚刚得到的珍贵照片。照片是丛良弼在日本担任中华商会会长时拍摄的,那是1912年的事情了。照片上丛良弼坐在前排靠中间的位置,紧挨着他坐在正中的是孙中山,随后是黄兴。“孙中山当时提出‘振兴中华,实业救国’,这个思想深深影响了丛良弼,这也是他后来创办火柴厂命名为‘振业’的原因。”鲁海说。 1868年,丛良弼出生在山东蓬莱县安香丛家村,因家境贫寒,年幼时仅读过几年私塾。少年时,丛良弼由亲友引荐至烟台一家火柴商号打工,后因工作出色被派往日本大阪负责收购火柴向中国贩运。当时,山东的火柴只能从日本进口,“洋火”当道,大量国内资金外流,丛良弼深为中国工业落后而痛心。 1912年,民国初建,政府以“振兴中华,实业救国”的号召召集海外侨胞共商国事,丛良弼以旅日华侨总商会会长的身份出席会议,深受启迪。第二年他就回到中国 ,先在济南投资20万元创建了“振业火柴有限公司”。 “当时这个工厂的设备从日本进口,要途经青岛,从此丛良弼的事业跟青岛结下不解之缘。”鲁海说,1928年,丛良弼增资在青岛设厂生产火柴,之前这里已经有3家日本人开设的火柴厂了,丛良弼知难而进,工厂选址和这些日本厂挨得也很近,“振业火柴厂可以说是以一敌三,创业之初十分不易。” 穷其一生为“国火”正名 今年80岁的丛兆桓是丛良弼的嫡孙,他4岁时从大连搬到青岛居住,第一次见到了祖父丛良弼,直到1945年他14岁时祖父去世,共同生活了10年。近日记者连线丛兆桓,听他回忆了祖父的创业经历。 振业火柴初期产品为黄磷火柴,后改为硫化磷火柴。因为当时在中国的几家日本火柴厂生产的火柴均采用冷胶药头,只有“振业”采用热胶,虽然成本高出许多,但这种热胶药头火柴表面光滑、不易受潮、发火有力,一上市便迅速占领了津浦路、陇海路沿线的火柴市场。 丛良弼在曹县路的一片空地上筹建工厂,整个厂地,除办公楼和生产车间 ,还建了职员宿舍、工人宿舍、职工医疗、洗澡等设施,是几家日本人经营的火柴厂望尘莫及的。1931年,振业全盛时期,工厂总资本达100万元,工人1000余人,为当时全国同行业之最。它还联手“丹华”、“华北”等国内火柴厂,结束了日本、瑞典等火柴垄断中国市场之局面 。与此同时,丛良弼也凭借火柴业开始了多元化经营。 实力有了,还要做到“名符其实”。“他干实业的几十年中 ,将‘洋火’的名称变成了‘国火’,虽只一字之差,却很好地关照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民族自尊心。”丛兆桓说,当时,丛良弼接受了很多西方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行了股份制改组,设立了董事会。“但他的爱国情怀一直没变,他在公司章程里明确规定禁止外国人入股。” “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青岛,日方曾多次邀丛良弼出任青岛市市长和商会会长,都遭到丛良弼的严辞拒绝。从此以后,丛良弼开始更多地以另一个身份出现——慈善家。 青岛“辛德勒”解救2000多军民 “我祖父算是大资本家了,为了做慈善事业,他把40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帮助穷人。”说到丛良弼的慈善事业,丛兆桓印象很深。当年,丛良弼在青岛成立了一个慈善机构“青岛万字会(卍字会)”,一到冬天就给穷人施舍粥饭、棉衣,还设有医院、小学,都是不要钱就能来看病、上学的。“祖父还在西镇的贫民窟里建免费的慈济医院和慈济小学,当时我生病了,他就让我去那里看病,不把自家人和穷人们分开对待。 在抗日战争期间 ,丛良弼解救过大量中国军人和普通百姓,被称为青岛的“辛德勒”。1943年冬,日本侵略者对胶东一带进行大扫荡,2000多名八路军和贫民百姓都被囚禁在青岛体育场内,缺衣少食,还经常遭受残酷的折磨和迫害。 为了解救他们,丛良弼和其他同仁为被关押人员提供饮食、衣服,“当时他也找之前在日本结交的关系网,寻找解救这些人的办法。”当时年幼的丛兆桓也经历了这段历史,据他回忆,为了营救这批人,不仅丛良弼在操劳,丛家全家人也都在做棉裤、棉袄等救济物品。当时日军提出只要丛良弼肯以个人性命担保,那2000多中国人就可以全部放掉。丛良弼一口答应了日本人的条件。“祖父说,‘这算什么,如果日本人说话算数,岂止用我一个人的性命担保,我丛良弼可以用全家人的性命担保!’”之后丛良弼花费高价赎金,先后分三批将2000多名俘虏解救出来。 据鲁海介绍 ,这次被解救的人当中,还有人后来成为解放军队伍里的将军,这些人一辈子都没有忘记丛良弼的救命之恩。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