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4 13:56:00 我要评论
来源: 大众网《重修莒志》:
后人赞曰:汉遘吕氏之难,安刘功首平勃,然非齐起兵于外,朱虚应于内,汉之为汉,未可知也。乃以微嫌绌章之功,仅割一郡而王之,赏不酬庸,得无失职之恨乎?然章奋起英烈之气,身不恤,妻不顾,辅翼汉室,封之大小,讵以屑意!且章与东牟侯兴居同入宿卫,章与诛诸吕,兴居与诸大臣尊立文帝,许尽以赵地王朱虚,梁地王东牟,既而章封城阳,兴居封济北,其为觖望均耳!济北旋以反诛,而城阳独守臣节,保世传统,与西汉相终,章之遗泽孔长矣,迄今槐荫依然,孙枝郁茂,吊古者每过其下,摩挲流连不能去,曰:此前王所手植也。语云:思其人犹爱其树,岂不信哉!
在莒县城阳镇,有一个地方被称为“老槐树”。
元代于钦《齐乘?古迹》载:“州署内有古槐,半体如枯槎,而根叶繁茂,相传是章手植。”
朱凤翱《城阳古槐》曰:
汉家藩属多贤王,一植古槐手泽长。
终古杈枒曾不朽,至今盘曲未全僵。
相将银杏成乔木,等是甘棠遗瓣香。
人间枯荣谁似比,朱虚历劫自流芳。
刘章亲手所植古槐,可惜于文革年间已被毁坏,这对于这座故城,对于这座故城里的人们,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以下是对王健的采访。
刘章墓的历史价值体现在哪里?
王健:刘章墓对研究汉代的丧葬习俗、墓葬的等级制度和埋葬方式、莒地城阳国的历史沿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什么时候会对墓冢进行发掘?
王健:我们现在不提倡主动发掘,地下文物最好的保护手段就是埋藏于地下。 2010年颁布的《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规定:考古发掘工作必须依法履行报批手续,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私自发掘地下和水域中的文物。
文物发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譬如对出土文物的维护,保管等等。大家可能也有所耳闻,以前,外地发生过多起盲目发掘的案例,那些古物被氧化、被破坏得很是可惜。目前,从我们的财力、物力、能力来看,还有点限制。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保存,保存这座墓葬的完整性。我们现在积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所做的主要是抢救性发掘工作。
说这番话的时候,王健的眉宇间隐隐透出一丝忧虑。这,是一个工作了二十年的文物工作者的肺腑之言。
我们的脚下,曾经埋藏着、出土了无以计数的文物,沧海横流,岁月变迁,这些承载与印证着祖先文明的器物,正在被人为或是不人为的毁灭,消失殆尽??????
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你,我们,能为维护这些文物做点什么?千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看到的,难道仅仅是钢筋与混凝土的断壁残垣?
站在那个叫“老槐树”的地方,面对着的是高楼林立与车水马龙,于人群川流不息中凝立,抚今追昔,竟陡然生出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就是这种感觉。2000多年前,城阳王国的故土上,刘章,是否也有过如此的感慨?而千年之后,又有谁,会有着相似的心境与同样的感喟?
探寻刘章的旅程即将结束,此次寻古探幽,我究竟收获了什么?是穿越时空的一声喟叹?还是隔世凭吊的黯然神伤?
风,疾劲地吹打着衣襟,正是春寒料峭。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