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辟新途径

2011-10-16 11:20:00     作者: 本报记者 杜飞进 李 舫 赵婀娜    来源: 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毋庸置疑,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将再次迎来重大机遇期。

“无形之手”,舞动文化彩练(人民观察?文化改革发展巡礼之一)
——文化产业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辟新途径

 

    我国文化产业爆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2010年,我国电影实现票房100亿元,与2002年文化产业起步之初相比,短短8年时间,票房成绩后面多了一个0,令人惊诧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电影史的奇迹。

  2010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与2002年相比翻了三番;每天出版报纸452亿份,出版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

  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480亿元,比2009年增长27.8%。

  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新十年的第一个年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349亿元,游戏用户总数突破1.2亿人。

  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其中北京、广东、江苏、山东4省市表现尤为抢眼,文化产业增加值均已突破千亿元。

  图书音像产品琳琅满目,文艺演出活动丰富多彩,影视精品层出不穷……精彩纷呈的文化产品生动地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进入市场,文化产业规模越做越大,以“中国元素”为底蕴的我国文化产业不仅塑造了强大的中国国家文化形象,为推动中国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增添动力,更在风雨中茁壮成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我国文化经济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了新途径、新空间。

  从依靠“输血”到自我“造血”

  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文化产业振兴奇迹

  10月11日晚,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第100场在北京世纪剧院上演。至此,《妈妈咪呀!》中文版已吸引13万名观众走进剧院,拿下4500万元的票房成绩,创造了国内音乐剧演出的票房纪录。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总裁张宇说,“如果说《时空之旅》是‘走出去’的典范,那么《妈妈咪呀!》就堪称‘拿过来’的样本。”

  而这些,只不过是制作方之一——文化集团所属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大批国际演出节目中的一阕“华彩”乐章。

  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崭新气象。改革,让这个具有50余年历史的文化单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演出市场为之喝彩的“中国演出舰队”。

  经过7年的改革历程,文化集团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国际演出和艺术展览运营机构,净资产增加252.66%,仅2009年就在全球200多座城市举办各类演出、展览和综合文化活动6000余场,全球年度观众超过1000余万人次。集团通过在世界各地的演出、展览展示中国文化,打造了“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亚洲艺术节以及中法文化年、中俄互办“国家年”中重大演出展览项目……一系列品牌,在世界舞台上成功演绎了中国文化的精彩传奇。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仅仅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挺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2011年6月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全国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剧制作等领域基本完成全行业转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转制590家,非时政类报刊完成转制595家,人民网等10家重点新闻网站完成转制任务,22个省区市实现省内广电传输网络整合。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形成了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创作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创作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实现了从依靠“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北京市儿童艺术剧院推出《红领巾》、《安徒生》、《迷宫》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儿童剧,演出场次从转企前的100场增加到600多场,总收入从77万元增加到7000万元,人均年收入从2.9万元增长到5.4万元。

  “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并将其置于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需较快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之首。这一规划的发布,标志着文化产业进入了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梯队。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又强调了文化产业的地位,明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如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全面深入讨论文化的改革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地位将再次提升。”文化部部长蔡武说。

  从“小舢板”到“航空母舰”

  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凸显

  美国当地时间2009年8月17日上午,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文摘》的出版商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实际上,被22亿美元巨债压倒的读者文摘有限公司,仅仅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文化产业衰退的受害者之一,是西方文化市场饱受危机冲击的一个侧影。

  然而,令整个世界瞩目的是,2008年到2009年,在宏观经济形势大动荡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风平浪静。“国际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经济在惯性发展路径上的进程,多年来一再强调的增长方式转变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凸显。”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说。

  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十一五”时期,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到8个百分点。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的产业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近些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文化企业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资源整合,提高了文化产业的集约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小、散、乱、差”的局面。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把利益相关方联合在了一起。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方兴未艾。

  2010年11月5日,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权合作协议,共同出资设立股份公司。此举标志着跨地区联合打造大型出版传媒产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取得实质性突破。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小舢板不能远洋航行,我们必须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规模化和集约化是文化产业面向市场的必然要求,通过重组、兼并、破产等形式,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这一点已为众多国际文化传媒集团的发展历程所证明。”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挺进,一批总资产和总销售收入超过或接近百亿元的“双百亿元”大型骨干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市场中的“航空母舰”。2010年,全国46个演艺企业集团整合成立,区域性龙头演艺企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120家出版集团、报刊集团、发行集团和印刷集团资产总额3234.2亿元、主营收入1785.8亿元,在书报刊出版和出版物发行领域所占比重分别达73.5%和53.8%,行业龙头的地位与作用初步显现。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

  文化产业将再次迎来重大机遇

  “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早改早发展”是湖南人的宣言。秉持“发展文化经济,建设经济文化”的思路,湖南省谋篇布局,完成了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提升,文化产业连续7年保持20%以上增速。

  2011年5月,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为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谋篇布局,明确提出:“要以新的视角认识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坚持内容为王,以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历12个年头。在短短12年的时间里,中国走过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改革机制、抓住机遇是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说。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居民消费主要以物质消费为主;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居民的消费结构转向精神文化消费为主的时期。目前,我国人均GDP突破4200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文化消费出现一个“爆炸效应”是大势所趋。

  蔡武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文化产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赋予了文化产业工作很多新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国际经验测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能力可达4万亿元,但实际消费不足1万亿元,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力和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挖掘。

  文化产业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产业、借助文化产品,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只占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的3%,形势不容乐观。

  “文化产业是整个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都超过10%以上,美国等国家甚至超过20%。这个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文化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积极的意义上讲,这个差距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柳斌杰说。

  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共同组成“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跨部门工作小组”共同制订的这份《指导意见》,被称为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发布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进程的又一份重要文件。

  如果说改革是动力,那么资金就是产生动力的燃料。为破解这一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难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加大金融扶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几大银行给文化产业授信融资总额超1000亿元;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加快,全国共有26家上市文化企业,总市值达1300亿元,融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长为A股市场的一个新兴板块,2010年新增的8家上市企业融资104亿元。

  毋庸置疑,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将再次迎来重大机遇期。 

余梁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