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加强文化名市建设发展文化产业

2011-10-16 14:39: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临沂 文化产业 发展 概况
[提要]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和文化名市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临沂调研时,对我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临沂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紧紧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和文化名市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临沂调研时,对我市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基本情况
  我市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门类。
  1、文化产业总量持续增长。2006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2.6亿元,占当年GDP仅为2.32%。到“十一五”末,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发展到10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5%。今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3.7亿元,同比增长30.8%,占GDP比重达到4.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文化产业规模总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2、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市目前各类文化产业活动单位已发展到9900个,从业人员近20万人。文化生产企业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99个,其中1亿元以上的5个;经营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194个,其中1亿元以上的33个。
  3、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全市目前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文化产业项目1950个,其中投资过3000万的200余个。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正在规划建设,投资100亿元的兰山屠苏岛文化旅游开发、投资130亿元的滨河公园健身及世界建筑博览园项目、投资20亿元的沂蒙乐园项目、投资30亿元的澳门名嘉城市广场、投资6亿元的诸葛亮文化创意产业园已进入实施阶段。今年上半年,我市又有11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文化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同比增长6个。
  4、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我市重点规划了十三个文化产业园区和十一个文化产业基地,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聚拢,形成集聚效应。目前,新华印刷物流产业园入园企业8家,中华特色工艺品园入园企业7家,临沂国家教育用品采购基地年交易额达110亿元,集约化效应开始显现;以临沂为中心的山东红色文化园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商旅文化、山水文化、地质奇观、包装印刷、民俗工艺等园区、基地也都初步形成了规模。
  5、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区域结构来看,市区和县域文化产业发展逐渐趋于均衡,各县区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全市已有7个县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从所有制结构来看,民营资本日益活跃,民营文化企业占全市文化企业总数80%以上,全市近年来新增文化产业项目80%以上来自民营资本,尤其是在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行业,民营资本成为主力。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渐趋合理。今年上半年,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行业等“核心层”实现增加值18.92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29.69%,同比提高了2.09个百分点。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行业等“外围层”实现增加值8.74亿元, 占全部文化产业的13.72%,同比提高了1.81个百分点。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行业等“相关层”实现增加值36.0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56.59%,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二、发展特点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市文化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突显。红色文化是临沂最具优势的特色文化资源。近年来,我们在打造沂蒙精神这一全国政治品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我们先后投入10亿多元对革命遗迹和纪念地进行规划和整修,建设了56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全国率先开辟了红色旅游线,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被列为全国8大红色旅游重点城市。目前,全市已建设4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开辟了10多条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文化旅游成为我市文化旅游的亮点和品牌,以红色名城临沂为中心“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的红色文化聚集区已形成规模,去年全市红色旅游共接待国内游客1465.8万人次,同比增长34%。2009年以来,我们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作推出了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连续剧《沂蒙》、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三部红色精品,全部获得了国家级大奖。同时,我们依托红色文化品牌,大力开发红色文化产品。民间投资成立了沂蒙红嫂旅游有限公司、红嫂食品有限公司,蒙阴“六姐妹”品牌煎饼畅销全国,沂蒙小推车、石碾石磨等玩具生产初具规模,全市“红色”品牌产品已达数百个,涉及上百个门类,沂蒙山、孟良崮、九间棚、厉家寨和红嫂、六姐妹等成为知名红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与体育结合创意而成的莒南红色运动会,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红色体育文化品牌。
  2、影视产业逐步形成集群效应。我市在创作推出《沂蒙六姐妹》、《沂蒙》等优秀影视剧的同时,依借便捷的区位优势和秀美的风光,规划建设了五大影视基地。因电视剧《沂蒙》的拍摄而打造的沂蒙影视拍摄基地,成为全国红色影视拍摄基地,已有22部影视剧在这里拍摄;投资4亿元的临沂国际影视城,年接待影视剧组30余个;投资14.5亿元的中国临沂好莱坞水上影视基地一期即将完工,好莱坞大片《梦想家》将在此开拍;东夷部落影视拍摄基地一期已建成开放,临沂影视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3、新兴文化业态稳步发展。我市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发展一度比较滞后,近两年已有所改观。山东立晨物流投资建立了临商网,着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和临沂商城电子交易大厅,运行良好。临沂一漫动画有限公司自主策划制作了26集动画片《蒙山小游侠》,即将在央视播放。今年7月,一漫动画策划的庆祝建党90周年建军84周年献礼作品《董浩叔叔讲故事》之“决战”红色系列动画片开始制作。新波浪动漫公司打造的动漫《小智星诸葛亮》已制作完成30集。鹭桦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漫网”和“动漫中国”动漫产业平台已投入运营。兰山区总投资6000万元的博乐动漫产业基地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手续。沂南县政府与山东欧亚集团合作、央视辉动画公司联合打造的52集动画片《少年诸葛亮》即将制作完成。
  4、基层文化产业成为富民新渠道。我市充分挖掘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加强民俗工艺产品研发生产,切实发挥文化产业在调结构、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莒南县的石雕石刻已发展到3000多个品种;费县奇石已形成观赏、加工、批发产业链;临沭草柳编工艺品年产值达10多亿元;郯城县中国结产业份额占全国市场的30%,一县一业、一镇一品的民俗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民俗手工产品不仅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是我市主要文化出口产品门类。今年上半年,我市条柳编出口额10454万美元,同比增长17.3%,毛绒玩具出口额1612万美元,同比增长36%。
  5、社会资本逐步向文化领域转移。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积极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的推介和招商工作,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渐趋走热。罗庄区临沂盛能游乐园、宝泉寺公园、罗庄万泉文教图书馆、海天武术馆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都是由大企业或是个人投资建设的。其中,临沂盛能集团已经累计投资1亿多元兴建盛能游乐园。山东美华集团并购宝泉寺公园,累计投资2500多万元,对宝泉寺内的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开发建设新的景点。平邑平邑归来庄金矿投资3亿多元建起了“天宇自然博物馆”,成为世界同类博物馆之最。同时在矿区内结合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投资1.05亿元建起了地质公园,后续计划再投资1亿元,完成时空隧道、人工天池等配套工程。晨始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阳都温泉度假村。蒙阴县民间资本投资新开发了长山地下溶洞。费县城北乡采用合作联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先期融资1000万元进行奇石开发,并注资100万元注册成立了“费县中华奇石城有限公司”,为2万尊奇石中的精品建立了档案。沂水县近年来在旅游方面的不档升级也主要是依靠企业和民间资本来完成的。

魏鹏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