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齐鲁文化“走出去”

2011-10-21 11:18: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文化强省看山东 第七届网络媒体山东行
[提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优秀的文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好的文化就应该全世界人民共享。

让齐鲁文化“走出去”
文化强省看山东——第七届网络媒体山东行网友系列评论之二十七

 
    网友:刘奎林


 
    文化是开放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优秀的文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好的文化就应该全世界人民共享。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我国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关注也在日益增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现自身风采与魅力的时机已趋成熟。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国际时尚舞台上开始流行中国元素、上百所孔子学院在全球掀起了汉语热……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文化已香飘万里。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文化大省”,山东省不断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扎实推进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对外文化贸易稳步增长。
    “孔子故乡,中国山东”。10月1日,中国历史上广为人知的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世界的十字路口”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国人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舆论认为,孔子亮相纽约时报广场彰显出中国正走向文化振兴之路,也表明中国国力的上升;孔子代表着山东,孔子形象亮相纽约是山东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实践,彰显出山东的文化软实力。数字统计显示,今年1—7月份,全省文化产品出口企业达到1530家,文化产品出口7.7亿美元、增长17.4%。
    “走出去”的文化离不开它的根源,缺乏肥沃土壤和优良生长环境的文化,即便能“走出去”,也一定“走不远”。 近几年来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带给了我们很多文化走出去的启示。推动文化走出去,既要彰显山东的独特魅力,也要展现齐鲁文化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风采;既要努力寻求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共通之处,也要充分彰显齐鲁文化本身的特色;既要反映民众的期待,也要回应社会各届的关切。“走出去”交流,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多的优秀文化,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文化档次。 
    对外文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单靠文艺团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加注重发挥民间、个人和企业的作用,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格局;让文化企业作为“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通过文化贸易来实现持续的“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根据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需求特点,量身打造既有山东内涵又符合各国审美心理和文化消费方式的文化产品;不断提炼齐鲁文化的精髓,用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故事来创作生产最能代表齐鲁文化本质的文艺产品,增强齐鲁文化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而富有活力的山东。

余梁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