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矿为家 爱岗敬业
2011-03-27 16:12: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潘兴喜,男,1973年2月出生于汶上县南站镇潘村,高中毕业后于1990年参军入伍,因表现出色,1993年光荣入党,并被提拔为班长,1996年转为专业军士,1997年担任54646部队79分队代理排长,1998年参加了抗洪救灾抢险,荣立三等功,1999年12月因部队编制取消,转业到落陵煤矿主采工区从事采煤工作,次年被提拔为班长
潘兴喜,男,1973年2月出生于汶上县南站镇潘村,高中毕业后于1990年参军入伍,因表现出色,1993年光荣入党,并被提拔为班长,1996年转为专业军士,1997年担任54646部队79分队代理排长,1998年参加了抗洪救灾抢险,荣立三等功,1999年12月因部队编制取消,转业到落陵煤矿主采工区从事采煤工作,次年被提拔为班长,2001年调入运河煤矿准备工区,作为生产骨干,在 8303、5301、1302、1304工作面具体指挥生产;2006年2月调至阳城煤矿在采煤一线工作至今,先后在 1301、1305、1306、1307工作面组织生产。2007年10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被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录取,2008年1月被聘为综采工区跟班副区长。
潘兴喜同志不改军人本色,对自己标准高、要求严、肯吃苦,为人实在、技术过硬、组织得力、工作到位。多年来,他所带领的班多次刷新集团公司单班生产原煤记录,经他和他的工友生产的煤炭近1500万吨,其中08年6月19日单班日产原煤5300多吨,助阳城煤矿成全省第一个日产过万吨的地方煤矿,至今还保持着这项纪录。多年来,他始终把班内工友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他的班内从未发生过工伤。在“三无”班组建成率、文明班组建成率、班组安全评估A级品率、材料消耗等方面,一直名列前茅,连续6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和矿先进班组。他本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在调入阳城煤矿5年不到的时间里,先后8次被矿、集团、汶上县、山东省授予劳模称号,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模”。
一、学用结合,具有过硬的专业本领
他深知学好技术,练好基本功是成为一名合格煤矿工人的第一步,新时期的煤矿工人不仅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那样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于是,他上班时总是和工人们一起战斗在第一线,深入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掌握好第一手资料。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虚心向工区的领导、技术人员和老师傅们请教。在现场生产中他勤于思考,勤于摸索,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制约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业余时间,他善于研究学习,借来相关图纸和资料,琢磨操作要领和重要环节,就凭着这样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他很快成为了工作上的行家里手,工区的技术骨干,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二、身先士卒,具有英勇善战的拼搏精神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在平时的现场管理中,要求他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先做到,工作上要示范,在苦,累,脏,险等重活面前,他总是干在前,抢在先,时刻叫响“看我的,跟我来”的口号。2004年,在运河煤矿8303工作面回撤期间,潘兴喜担任大班长。由于工作面涌水量大,现场条件非常艰苦,一些大型设备陷入淤泥中无法拆卸,班里一些人员出现了畏难情绪,工作效率降低。潘兴喜遇到这种情况,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模范作用,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泥水中,摸链子、挂葫芦。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工友纷纷跳入水中和他一起作业。最后潘兴喜班把原来认为无法拆除的前部机头减速箱、机头大架和部分后部溜槽全部回撤出来,为矿挽回损失一百多万元。
三、刻苦钻研,具有不断学习的创新精神
在阳城煤矿1301回采过程中,他发现采煤机牵引变压器保险接线是铜质压线鼻,在煤质较硬或割矸时,采煤机的震动容易将铜质压线鼻振断,频繁的更换既不安全又影响了生产。于是他下班后就参阅相关资料,和机电技术人员商讨,提出将铜质压线鼻改为导线线鼻,得到领导同意后,现场马上实施整改。结果表明这样既增加了线鼻的韧性,不易折断,又保证了正常安全生产。类似这样的小改小革潘兴喜还有很多项,累计节约材料费近40万元。
在他的带领下,职工都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技术创新、技术比武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在其担任班长期间,班内有1名职工获得了集团公司技术比武一等奖,4名同志分别获二、三等奖,12名职工分别荣获矿一、二、三等奖。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21条,全部得到矿采纳。
四、深严细实,营造良好的班内环境
在班组管理上,特别是在工分分配这样的敏感问题上,潘兴喜向来都是不分亲疏远近,一碗水端平。对消极怠工,作业不严格按照规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处罚;对工作积极主动,操作业务熟练的除正常得分外再适当给予加分。在现场安全管理上不讲情面,不分人情活、不打人情分;每天班前会他都会把前一天扣分、加分和得分的情况进行通报,使班务工作公开透明。
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和班里的成员谈心,交流思想,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态,正确引导他们树立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质。他摸索出了一套称之为“一班三看”的培养激励方法,即“班前看情绪、班中看干劲、班后看效果”,突破了以往被动学习、成熟慢的状况。潘兴喜班“三无”班组建成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安全评估A级品率在80%以上,连年被评为矿和集团公司的先进班组、文明班组。
五、以矿为家,具有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
潘兴喜有一位贤惠、温柔的妻子,她说:“我嫁给了你,你却嫁给了煤矿,你真是个地道的‵公人′。”十几年来,他以矿为家,把自已大部分时间留给了矿山,把家务留给了妻子,她默默地照看孩子和家,从不让他为家庭的事操心而影响工作。孩子生病住院打针时,潘兴喜从没有陪她一天,孩子和妻子多么希望他能陪在身边。对此,他却说“家需要照顾,矿上的工作我更离不开”。他安慰了妻子、孩子一番,就又踏上回矿的路。是他对家人、孩子、家庭无情吗?不,他是把对妻子孩子的情与爱溶化在了工作中。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首《咏煤炭》,道出了煤的无私奉献精神,潘兴喜说“我们每一个工作在千里煤海的人,都具有这种捧阳光献世间,艰苦拼搏而无悔的奉献精神”。他用青春和智慧,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书写着他的人生。抱着一颗感恩的心,一直不断鞭策自己,鼓舞自己,扎根生产一线,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无愧于企业的培养和领导的信任,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新时代煤矿工人的敬业奉献之歌。
王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