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旗在小区高高飘扬

2011-03-27 16:1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郑德运,一名企业退休干部,现任聊城市东昌府区古楼街道湖北社区湖北居民小区党支部书记。五年多来,郑德运和支部的几名离退休老党员,在没有一分钱工资报酬的情况下,不计名利,不辞辛苦,一心扑在小区的工作上,时刻把小区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带领小区的党员群众,把一个在全市因“脏乱差”出名的居民小区转变为安全、整洁、文明的小区,让居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他的先进事迹在全市广大党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郑德运,一名企业退休干部,现任聊城市东昌府区古楼街道湖北社区湖北居民小区党支部书记。五年多来,郑德运和支部的几名离退休老党员,在没有一分钱工资报酬的情况下,不计名利,不辞辛苦,一心扑在小区的工作上,时刻把小区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带领小区的党员群众,把一个在全市因“脏乱差”出名的居民小区转变为安全、整洁、文明的小区,让居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他的先进事迹在全市广大党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把群众需求当作第一信号 担子越重越乐挑
    湖北小区是聊城开发最早的住宅小区之一,有30栋楼房,住有1400多户,7000多人。居民中既有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又有拆迁安置的市民,还有外来经商务工户,居民成份比较复杂。2004年以前,小区治安状况混乱,居住环境很差,各种车辆经常丢失,别门撬锁案件时常发生,有时一夜连续被撬十几家。有一次飞车贼进入小区抢包,一名妇女被踹倒在地,拖出10几米远也没人敢管。小区卫生脏乱不堪,一到夏天,到处散发着难闻的臭味。由于管理混乱,小区一度成为传销、赌博等非法活动的聚集地,居民群众苦不堪言。
    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老党员,郑德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面对群众需求的“第一信号”,他苦苦思考如何去动员群众,以自己的力量管好建好自己的小区,让群众有一个安稳的居住环境,给社会增添一串和谐的音符。
    2003年11月20日,在湖北社区党总支的关怀支持下,湖北小区党支部成立,郑德运被选为党支部书记。面对一团混乱的小区形势,小区党支部分析:湖北小区之所以出现这般现状,关键是党员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群众没有主心骨,弱势居民没有依靠。由于党员组织关系分散,管理教育松弛,致使少数党员宗旨观念淡漠,先锋模范作用没体现,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甚至个别党员思想信念滑坡,是非标准淡化,只关心自己的得失,不关心群众的利益,党员的威信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甚至有不三不四的人想看党支部的笑话,说:“看你们这几个人,到底能撑多久。”
    郑德运和党支部的同志经过认真调查和思考,统一了思想:小区内群众感情最深的还是党,最信服的还是党组织,觉悟最高的还是党员;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只有高高举起党的旗帜,才能改变小区的混乱局面。从此,党支部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党员学习,并把小区的现状与每一个党员的切身利益相联系,与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相联系,把党员的思想统一到“居民自治、共建家园”上来。渐渐地党员们的热情高涨了,开始关心小区的事,并积极出谋划策,参与活动。为了扩大党员队伍,支部又号召在小区居住的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到小区,小区的自管党员由十几名逐步扩大到现在的85名。
    思路清了,党员的心齐了,小区党支部决定从治安这个“老大难”入手,重树党组织的威信,弘扬正气,压制邪气。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建全党员服务网络。党支部对每栋楼选派了一名党建指导员,并对指导员进行了为期4天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上岗证书。从而在小区织就了党员管理和服务群众的网络,形成了“小事不出楼,大事找支部,事事有人办,居民都喜欢”的局面。二是建章立制。小区党支部在湖北派出所的指导下成立了“湖北小区治安协管委员会”,郑德运兼任主任,相继制定了《湖北小区协管委员会章程》、《治安队值班制度》、《巡防队值勤职责》、《护楼队值勤守则》等制度,并严格执行。三是组建队伍。小区党支部以党员和群众志愿者为主体,组建了治安队、巡防队、护楼队三支队伍,实行群防和专治相结合,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治安防控体系。无论是寒冷的冬夜,还是炎热的夏季,在党员的带动下,治安群防从未间断,志愿者们干起工作无怨无悔。
    协管会成立以来,共驱逐住在小区的非法传销人员1000多人次,配合公安部门,解救了河南信阳市被恋人骗来搞传销、多次逃跑不成的女教师;解救了西安市灞桥区被朋友骗来搞非法活动、整天啼哭不止的女工人。2005年6月,治安队员夜间巡逻时还挽救了一名割腕自杀、生命垂危的女青年。有时面对传销分子持刀威胁,小区党支部这些老党员正气凌然,从不退缩,面对弱势群众的呼救,挺身而上。终于正气压住了邪气,湖北小区又恢复了一片明净的天空。
    只要心里装着群众 就有做不完的事
    湖北小区是一个老住宅区,下岗职工多,困难群众多,老弱病居民多。为了做好帮贫扶困工作,小区党支部发动党员逐户调查走访,全面掌握困难家庭情况,千方百计帮扶救助。为解决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问题,郑德运多方奔走,积极联系用人单位,目前已安排在光明医院、行政服务大厅、湖北社区当保洁员和保安员的45人,上报社区照顾困难户20多户,为特困户办理低保三户,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为了更好地建好、管好小区,支部提出了“人人献策出力,建设和谐文明小区”的口号。2005年1月,成立了以小区党员、积极分子、老干部为主体的“聊城市湖北小区志愿者协会”,2008年1月改为“公益协会”。目前已发展到120多名会员,设立了扶弱帮困、建设参议、文明创建、普法宣传、红白理事、环境保护等六个分会。在支部的领导下,协会积极开展活动,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小区内原来有一个臭水坑,荒草杂树丛生,全小区的下水道淤泥都集中在这里,到处是垃圾、粪便。特别是夏天,臭气熏天,蚊蝇遍地飞,居民捂着鼻子走。党支部决定发动群众彻底整治。2005年7月1日,郑德运带领部分党员、志愿者在炎热的太阳下义务劳动,除杂草,运污泥,填臭坑,平土地。小区的群众看在眼里,纷纷主动加入进来,连70多岁,患有心脏病的老党员杨建春也拿起铁锹前来助阵。经过2个多月的苦干,把原来的臭水坑改造成一个集休闲、健身、游乐一体的花园广场。居民们高兴地说:“盼了11年办不成的事,党支部为我们办成了,共产党就是心里装着群众!”
    居民与物业的纠纷也是影响小区和谐稳定的一大难题。为了协调关系,维护各方利益,郑德运和支部一班人想了许多办法,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例如,为了增加物业收费公开透明度,支部组织老党员志愿者成立了用电监督组。老党员们不顾高温酷暑,不怕楼高劳累,反复核对用电数字,认真查验电网线路,对不规范的电表线路和不合格的安装方式,详细记录,每月都写出监督工作总结,交给物业公司进行整改,为群众节约了不少电费,也消除了双方的误解。
    2007年8月,郑德运和党支部、业委会的同志对小区安装天然气管道输配工程进行了研究,安排各楼指导员挨户征求居民意见,多次和天然气公司进行协商,在小区安装了天然气管道,已有800多户居民用上了方便清洁的天然气。
    为了方便居民买菜,同时安排小区部分居民再就业,又解决菜贩在小区乱摆摊,影响环境卫生的问题,党支部和业委会研究决定,在小区西门口建立便民菜市,硬化场地400多平方米,设立了27个摊位。在平整场地时,又是这些老党员带头义务劳动,从平整土地到铺设花砖,都渗透了老党员们的汗水。
    生活安定了,居民精神上的需求开始上升。为了活跃居民的文化生活,小区党支部又组织成立了“湖北星光文艺协会”,聘请了教练,义务向小区爱好文艺的人们,教授手绢舞、扇子舞,并把小区内的好人好事,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编成文艺节目,在节庆日表演。小区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文明的景象。
    小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自从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以后,郑德运把几乎全部精力投入到小区中。党支部和协管会开始运作的时候,整理办公室,做牌子、定制度、定章程、对暂住人口登记、建协管会、处理治安方面发生的问题等等,郑德运都要亲自去做,忙得不可开交,晚上11点前从没有睡过觉,尤其深夜门岗打来的治安方面的电话,都要随时起床去处理解决。有一次夜里11点多,有个居民喝醉了酒,在门岗大吵大闹,砸碎了门岗的玻璃,郑德运接到电话后,立即起床赶到门岗,直到凌晨三点才处理完问题。还有一次,凌晨一点多,有一居民违反门岗治安规定,还叫了外边的四个人和门卫打架,郑德运接到电话,冒着寒冷立即赶去处理,直到凌晨四点才回家休息。春节期间,郑德运放弃了回老家和八十多岁老父亲团聚的机会,也顾不得和家人过年,心里想的、手里干的全是小区联防的事。
    郑德运原来开办了两个小企业,因为整天忙着小区里的事,耽误了不少生意,前前后后给自己造成了十几万元经济损失。2004年1月,云南省一家轴承厂要定轴承配件,让郑德运去签订供货合同,时值春节前,治安工作太紧张,没有去成,造成损失几万元。9月份,云南省昆明一家轴承公司答应付给货款,让郑德运去取款,当时正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试点活动,没有去成,等到12月份到该公司时,对方债台高筑将要破产,已无法偿还欠郑德运的21000元的货款了。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为居民多干点事,郑德运于去年5月毅然注销了经营的轴承公司。郑德运的做法引起家人的反对和不理解,妻子埋怨,小女儿也发牢骚。后来,她娘儿俩看到小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听到居民的评价,慢慢给予了理解,并以他为自豪。
    有好多人问郑德运,你这么大年纪了,又拖家带口,没钱没利,图什么呢?他说:“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如今党需要我,小区的群众需要我,我不能只顾自己,不顾群众。各级给了我很多荣誉,但我更在乎的是群众满不满意,看到群众在小区里舒心、幸福地生活,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