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倾情为民

2011-03-27 16:2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1999年,30岁的王传喜怀着满腔热情走上了村支部书记的岗位。十年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尽心竭力,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为,影响着周围村民,传播着文明,铸就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把青春奉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岗位上,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先后获多项荣誉
    “绿树掩映小洋楼,空气清新人长寿,使用沼气新能源,文明卫生又方便,条条大路通家园,乡村胜似城里面。”这段朴实的顺口溜,真实地展现了苍山县卞庄街道代村新农村建设的斐然景象。这个村村容整洁秀丽,村风醇厚质朴,经济发展迅速,村民安居乐业。走近村民,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村能有今天,多亏了我们的书记——王传喜。”
    1999年,30岁的王传喜怀着满腔热情走上了村支部书记的岗位。十年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尽心竭力,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为,影响着周围村民,传播着文明,铸就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把青春奉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岗位上,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临沂市劳动模范”、“临沂市十佳文明市(村)民”、“临沂市优秀青年星火带头人”等称号,连续二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2007年当选为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2008年4月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5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让村民富起来、村子强起来,他把发展放在了第一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让农民富起来,要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多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结合实际,他提出了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农户庭院为载体,以沼气为纽带,大力发展庭院养殖、种植和户用沼气建设,实现庭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特别是实施推广了户用沼气“一池五改”,即建设一个户用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院。形成利用植物秸杆、人畜粪便产沼气,沼气用于照明、做饭、取暖;沼渣、沼液用作肥料的生态链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改变了村庄街道脏、乱、差的现象,优化了环境,节约了能源,增加了群众收入。全村沼气用户达到586户,年出栏生猪9000头,栽植庭院葡萄3000余棵,仅此一项,人均增收可达1000元。2006年该村被定为“省级沼气利用示范村”,“全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村”。
    发挥优势,壮大集体经济。王传喜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解放思想,开拓发展,利用代村地处县城的区位优势,采取股份制,承包经营等形式,盘活集体资产,相继建设了一批环保型、前景好的经济项目。推动集体经济迅猛发展,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实现集体纯收入12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近万元。
     争先进,创一流,他的目标是做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群众富了,集体发展了,但他从未满足过。他的目标是让代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王传喜始终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来抓,努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实施旧村改造工程。按照珍惜土地,有利于节约土地的原则,提出了“对现有村民住房实行改造升级,集体开发,滚动发展,逐步实现居民楼房化;对现有耕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聘请了建设部门专家进行高标准、高起点科学规划,全面实施旧村改造工程。从1999年开始,在原村庄规模的基础上,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严格控制,禁止私建、乱建行为。另一方面,村集体出资3000万元,开发了老年公寓、小康居民楼和别墅楼,按每平方补贴500元的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搬进楼房,住进别墅。目前,全村已建起了14栋居民楼,170栋别墅,有500多户群众乔迁新居。计划2012年将全部完成旧村改造任务,实现老年公寓化、居民楼房化。
    2007年,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王传喜一班人在苍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山东新天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山东省苍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现已完成投资2亿元,吸引了十家企业,四个专业合作社,一百个农民大户入园。将为发展苍山现代农业起到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也必将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今年,实施代村商贸物流城开发建设规划占地一千亩,预算总投资两亿元,计划分五到八年时间完成,预计今年10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占地300亩,计划投资5000万元,可容纳近2000商铺入驻经营,间接带动就业近万人。
    舍小家,顾大家,他把心思都用在了事业上
    王传喜,对事业有一股执著追求的劲头,是一位不知疲倦的人。他当村支部书记十年,每天早出晚归,在他的日程表上,没有星期天,节假日,有时,甚至连春节都顾不上休息。群众说:王书记干工作是“白+黑,5+2,革命+拼命”。家人说:他从当书记的第一天起,就在家里请了长假,家里的事,他基本不问。争气的儿子考上了重庆的一所大学,入校的时候,他原本想尽一尽父亲的责任,送孩子到学校。可是,临近开学,为了一个贷款项目,他又没能兑现诺言。
    舍了小家,王传喜的心思都用在了村集体这个大家上。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村支书,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能愧对村民的信任,要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群众的幸福为己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时刻关心民情,关注民生,在村里实行“五个统一”,即集体统一为全体村民实施大病救助,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统一实行子女助学、奖励机制,对考上重点中学、大学的农村子女实行现金奖励,提高入学积极性和青年上进心;统一实行住房补贴;统一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统一安排60岁以上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并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助。村里建起了高标准的学校,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建起了图书阅览室,成立了老年秧歌队、锣鼓、腰鼓队、门球队和青年舞狮队等群众性文化娱乐组织。村民文化活动丰富了,生活充实,信科学的多了,封建迷信的少了,基本形成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勤劳致富、遵纪守法、邻里和睦的文明村风。
    王传喜,这位勤劳朴实的农村干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新农村建设的华美篇章,走出了一条和谐发展的成功之路。
王琳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