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7 09:59:00 我要评论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中国日报编委兼秘书长高岸明 摄影/人民网 记者 翁奇羽
人民网天津4月21日电 “感知上海世博主题 共建东亚美好家园”,第三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于今日在天津正式开幕。中国日报编委兼秘书长高岸明发言时,就地区间媒体合作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可以借鉴亚洲各国之间开展的卓有成效的经济合作模式,以此扩展到媒体领域。
中国日报编委兼秘书长高岸明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日报社对于第三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同时对人民日报社、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为筹备研讨会而做出的辛勤努力表示由衷的敬意。
本届研讨会分别以世博会、滨海新区以及10+3的区域合作为主题,内容丰富,题材重大,都是当前中国以及10+3这个区域的热点问题。今天上午,包括外交部、商务部在内的有关中国政府的高官以及来自越南、韩国、日本的外交官围绕上述主题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内容翔实,我很受启发,鉴于很多嘉宾就世博会以及滨海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谈了很多的观点,既权威又全面,所以我仅就地区的媒体合作谈一些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大家都知道,亚洲的人口占到了世界人口的60%,2009年,东亚经济体贸易额占到全球总额的40%,其中,区域内的贸易额占到一半以上,外汇储备占到全世界的储备的60%,东亚已经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在全球的经济复苏过程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自从60年代以来,从日本、亚洲四小龙到东盟、中国这些地区的发展不断创造着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目前,尽管亚洲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亚洲却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对此我无需列出一系列的数据来证明,今天上午我们的嘉宾已经给出了足够的数据,我想这个观点大家都认同。
之所以亚洲能够取得这样突出的成就,不外乎有这么一些原因,这也是大家所总结出来的。
首先,亚洲人非常勤劳;其次,亚洲人有着很实干而非空谈的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再有,亚洲人非常节俭。这在整个亚洲的奇迹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亚洲的区域合作极大的促进了各国的共同发展。东盟不断壮大,东盟10+1、东盟10+3的合作,对于促进区域内各国共享资源、协调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反之又不断地推进合作的深化。事实上,东亚区域的合作已经在地区发展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上午,各位嘉宾已经在发言之中提供了充分的佐证。昨天,安琪女士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她说,中国的发展为东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而东盟的发展却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各国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之中,区域合作发挥的作用是越来越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先生提出了东亚共同体这样一个设想。我昨天在晚饭的时候与日本公使山田先生就此进行了很多交流,今天上午我们的商务部以及外交部领导也对东亚共同体的这一个概念进行了阐述。我想东亚共同体是10+3长远的目标,虽然由于东亚在各自的传统、历史沿革、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等各个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短时间之内恐怕不会达到欧盟合作这样的广度和深度,但是我想区域合作已经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媒体对东亚共同体也体现了高度的关注。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日报社与日本有一个言论NPO组织,每年举办一次北京·东京论坛,已经连续五年,第五届北京·东京论坛是在中国的大连举行的。在这个论坛的闭幕之后我们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在座的媒体包括中国媒体,也包括日本媒体,他们问的问题大多数都是在会上我们探讨的一个东亚共同体这样一个概念。对于区域合作,无论是在传统的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领域,还是在各国目前日益高度关注的应对起气候变化领域,区域合作都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说到气候变化我想特别说明一下,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有一些人说取得了很大成功,有些人说它是一个失败。但是我想不管怎么评价它,至少它做到一点,也就是各国或者说各个利益体充分表达了各自的诉求,这就为今年的谈判、为今年的墨西哥的很多会议奠定了一个基础。在会上,有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发达国家在会上是有基本的共识以及一致的行动的,非洲国家也有,小岛国也有,而占世界60%人口的亚洲好象缺少具有代表性的协调一致的声音。亚洲作为最大的经济体是最应该协调我们自身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这方面协调行动的缺失以及因为它缺失使得我们不能够采取相同的对策,实际上是不利于我们谈判的进展,也不利于亚洲的下一步的发展。而在协调行动与立场方面,我想媒体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媒体可以通过新闻报道,通过反映公众的声音,通过引导社会舆论来达到它的目的,这样也可以为各国政府采取一致行动奠定一个舆论基础。
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各国实力明显增强,但是我们反观亚洲媒体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似乎我们媒体的发展并没有反映出经济上的活力以及经济上的合作连横的态势,亚洲国家人口占世界的人口60%,但是亚洲信息的三分之二来源于发达国家,媒体行业的发展主要也是由西方国家所主导,发达国家的国际存在,使得亚太地区的媒体相形见绌,不仅声音弱小、影响力有限,而且各个媒体集团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的集团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说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不仅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甚至有被西方媒体所吞没的危险。
在现有的国际舆论之中,如果凭借亚洲媒体自身的力量去打拼,不仅难以形成强势的声音也难以培养真正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团。舆论的弱势必将影响下一步经济体的发展。我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并没有灵丹妙药,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但是借鉴亚洲在经济领域的突出成就,以及我们开展的卓有成效的经济合作这种模式,以此扩展到媒体领域,相信将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媒体之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媒体合作,比如说像稿件互换、渠道共享、人员交流等等,一定会提升亚洲的声音,看看我们周围文化传统多种多样,而且这种多样性是为世界所认同的。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舆论的领域,似乎是为发达国家所主宰,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而都要受制于一个单一强大的价值观与政治信仰?在这一个方面,我想要再次祝贺我们本次会议的各个主办方,组织这样的论坛经验交流非常之有意义,这将有助于我们搭建合作的平台来做大做强亚洲的声音。
今天上午,外交部马司长提出了加强媒体合作三点建议,包括增信释疑、深入报道10+3的合作,包括利用现有的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也包括加大合作力度,积极发挥桥梁的作用。我对此都非常之认同。在此,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媒体应该也可以共享各自的渠道,在尊重各自的商业利益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之下,我们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比如,刚才也提到可以在发行的合作,在我们主办的活动共同合作,就像今天这种高规格的活动,在我们报道内容的互换,在新媒体的发展,在媒体之间的商务运营这方面,都是可以加强合作、加强探讨。
中国日报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作为中国最大的英文平面媒体,中国日报旗下拥有11份平面出版物,以及具有传统网络以及无线媒体三大平台。中国日报是被海外媒体转引最多的中国平面媒体之一,每周有大约200篇稿件被海外转引两千个频次。由于中国日报面向海外的特点,我们与海外开展媒体合作是我们发展的一个根本的模式。也正是因为我们30年来与海外媒体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才使得我们通过海外的一些渠道很好地传播了中国的声音。
在这里仅举一个例子。在我们的区域内有一个媒体组织叫做亚洲新闻联盟,亚洲新闻联盟成立于1999年,其总部设在曼谷,目前是由亚洲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主流媒体组成,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由多国报纸组成的新闻联盟,中国日报是其中的创始媒体之一。该机构通过媒体的合作与交流,共享重大的新闻资源、人员、发行渠道和管理模式,旨在打破西方媒体在亚洲报道之中的舆论强权和新闻垄断。亚洲新闻联盟的一个口号是亚洲人报道亚洲,这也是我们的理想。在座的各位媒体之中我很高兴地看到来自柬埔寨的《柬埔寨之光》、《海峡时报》都是亚洲新闻联盟的成员媒体。
今年的4月8日至9日,就是在两周之前,亚洲新闻联盟的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回顾了过去这一年我们成员媒体之间的合作,同时为下一年度的合作制定我们的规划。另一方面,论坛也以“应对气候变化,亚洲国家采取协调行动”这样一个议题为主题,有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气象局等等中国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外国政府的政要、联合国官员,中国知名专家、企业领袖在内的一百多位嘉宾到会,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其中,到会的有泰国环境部长,他是泰国一位知名的政治家,曾经担任六任副首相和四任部长,在和我们交流之中,也很感慨地说在参加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他感受很深的是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地区,我们缺少在这方面的交流,没有形成一致的行动。在4月8号下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出席亚洲新闻联盟年会的新闻媒体,李长春同志说,亚洲各国媒体间的深入探讨、广泛交流,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有助于加强亚洲媒体的合作,有助于推动亚洲乃至全球传媒业的健康发展。他希望,亚洲新闻联盟所有成员媒体在坚持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原则基础之上开展广泛、交流,积极传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共同建设和谐亚洲、创造亚洲人民更加美好的未来做出新的贡献。李长春先生的讲话,我想既反映了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并大力支持推动区域间的媒体合作这样一种态度,也反映了中国媒体我们自身的共同的声音,也就是希望与亚洲媒体开展交流与多种形式的合作,中国日报社愿意与所有在座的媒体开展多方位的合作,为提升亚洲的声音建设多元化的文化与舆论的环境,做出我们的努力。如果在座的嘉宾有意与中国日报开展交流与合作,请会后与我联系。最后再次感谢人民日报社、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主办这样的研讨会,希望我们的第四届研讨会举办时我们的区域媒体合作更上一个台阶。谢谢。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