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一年毛收入过百万 六姐妹馒头里“揉出”大家业

2011-11-12 09:53:00     作者: 刘亮亮 孙雯丽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六姐妹 王哥庄大馒头 产业 研发 大众网记者走基层
[提要] 原本是家常活,如今却成了一份挣钱的大买卖,从普通农家走出的“王哥庄大馒头”切实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10月25日,在王哥庄六朵金花农副产品研发中心,大姐谢黎华向大众网记者讲起了“创业”的经历,粗略算了笔账:她的研发中心去年一年卖了3万箱馒头,毛收入在150万元,每到年底车间里热火朝天的景象已经成了常态。

  老板娘讲述“馒头事”
  一年毛收入过百万,“六姐妹”馒头里“揉出”大家业

6六朵金花工作人员为记者介绍馒头生产流程

    原本是家常活,如今却成了一份挣钱的大买卖,从普通农家走出的“王哥庄大馒头”切实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10月25日,在王哥庄六朵金花农副产品研发中心,大姐谢黎华向大众网记者讲起了“创业”的经历,粗略算了笔账:她的研发中心去年一年卖了3万箱馒头,毛收入在150万元,每到年底车间里热火朝天的景象已经成了常态。
  六朵金花农副产品研发中心是解氏六姐妹共同集资建设的,“六朵金花”也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姐妹六人。当大众网记者来到研发中心时,“六朵金花”中的大姐解黎华正在车间里观察馒头的发酵情况,发酵是王哥庄大馒头好吃的一个关键环节,技术含量很高,“六朵金花”的馒头之所以供不应求,跟这些诀窍不无关系。解丽华代表姐妹六人,成了常驻车间的的“掌门人”,趁她不忙的空,记者在车间里采访了她。
  说起自己做馒头的经历,谢黎华操着浓重的崂山话娓娓道来。王哥庄街道地处崂山脚下,村民家家户户都靠种茶为生,每年秋冬季节农闲的时候,男人们就出去打工,女人们在家就闲了下来。六七年前,勤劳的解丽华就想到了农闲的时候,蒸点馒头去卖,也好挣点零花钱,于是,她就在自己家里蒸起馒头,每天两锅,卖的还不错。2007年,她发现自己的馒头销路越来越好,竟然有人觉得好吃还过来下订单,便召集五位姐妹商量开一个专门制作馒头的作坊。六姐妹从小心齐,听大姐这么一说,立即行动起来,“六朵金花”馒头作坊就在解黎华家开业了。凭借从小学会的手艺,她们边制作边学习,不断提高技艺,比如和十斤面要加多少水、发酵要掌握多少时间、蒸馒头的火候等等,经验越来越丰富、馒头越来越好吃,“六朵金花”馒头逐渐受到青岛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热捧。
  2010年12月,家里的馒头作坊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姐妹们便凑了20万元创建了六朵金花农副产品研发中心。记者眼前的研发中心,是一个有着二层楼的小院里,里面分布着仓库、生产间、蒸馒头间、晾晒间等,生产的大馒头花样也更加丰富了,不光有传统的大馒头,还有面鱼、寿桃、枣饽饽等各色各样的。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一锅锅馒头新鲜出锅了。解黎华说,现在蒸的这些馒头将会放入冷库储存,就是为春节的做储备的。因为每到年底,车间里都会忙得热火朝天,因为订单太多,到时候所不光姐妹六人,就连妹夫们、外甥们也都会前来帮忙,全家出动赶制馒头。那时候的王哥庄大馒头真的是一箱难求。
  “这么忙碌,效益怎么样?”面对记者的提问,解黎华粗粗对记者说了一个数字:“去年我们一共卖出去3万箱馒头吧。”如果按照1箱馒头卖50块钱来算的话,去年“六朵金花”的毛收入大概在150万元左右。“今年的收入是不是还会有所提高?”记者接着问,解黎华纯朴地笑着说:“今年争取再多卖点吧……”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