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9 17:37:00 我要评论
董建忠 来源: 大众网推进理论宣传普及的得力助手
——读《新山东—科学发展面面观》有感
董建忠
一口气读完《新山东—科学发展面面观》,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是一本写给基层干部群众读的好书。其鲜明的群众视角、通俗的百姓话语、浓郁的山东特色,架起了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成为开展理论宣传普及的得力助手。
一、鲜明的群众视角,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一本通俗理论读物,要想受到群众欢迎,必须积极回应干部群众的期待和关切。实事求是地讲,基层干部群众最想知道的,莫过于和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一些问题,省委省政府有着怎样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具体中怎么深入推进,当前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等等。应该说,《新山东—科学发展面面观》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一定程度上,它就是山东版“怎么看”、“怎么办”、“理论面对面”。紧紧围绕群众关切的热点,从经济社会发展等十个方面,通过清晰的图表、详实的数据、生动的事例,对我省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区域发展的新战略、结构调整的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真正做到了群众想知道什么,它就给大家讲解什么,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基层开展理论普及工作的范本,是群众了解、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渠道。
二、通俗的语言,让这本书真正地走近了群众。该书不是从抽象到抽象地说理,也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地泛泛而谈,书里没有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也没有一味地讲高深的道理,而是把专业术语变成老百姓能够看得懂,摸得着,见得到的通俗语言,让人感到非常亲切。例如,“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学习学习再学习”,“一钩准”、“一钩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等这些通俗歌曲的歌词、生产生活中的俗语口语俚语,如果不是亲自阅读,相信很少有人会想到上面这些让人感觉轻松、愉悦的话来自一本理论读物。这种贴近百姓的表达方式让这本书生活气息浓郁,时代感很强,拉近了理论与读者的距离,使党的政策和理论真正入脑入心管用。
三、浓郁的山东风味,彰显着本书的地方特色。全书紧紧围绕山东、立足山东,讲道理用的是“山东语言”,举例用的是“山东故事”,落脚点也是“山东百姓需求”,全书山东符号俯拾皆是:“群象经济”、当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许振超、“两带一创”学习活动、齐鲁大讲坛、“蔬菜大王”王乐义、寿光原县委书记王伯祥、“孔子故里·好客山东”台湾行经贸文化合作论坛等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越读越愿读,在漫游山东的享受中完成了理论学习的过程。正因为这种浓郁的山东特色,这本书让人拿起来不愿放下,读起来不愿歇气,放下后还想重读。作为基层宣传文化战线的一员,要学习好、宣传好、使用好这一生动教材,在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理论宣讲和学习辅导等各项活动中,围绕该书的内容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推进理论和政策进基层、进百姓心中。(作者系济南市槐荫区委宣传部干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