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过化之乡”话建阳

2014-12-13 11:07:00来源:闽北日报 作者:李加林
分享到:

这里的“七贤”并非“竹林七贤”,而是指朱熹、黄干、蔡元定、刘爚、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七位建阳历史上著名的贤人。黄干在朱熹身边二十余年鞍前马后,助其授徒讲学,曾著有《四书通释》、《黄勉斋文集》、《易解》、《仪礼通解》等。

  日前,位于建阳市西郊考亭路口的七贤公园里,与其配套的七贤步行桥和大型铸铜七贤群雕像相继建成,为市民休闲、观光增添了一个新景点。

  谈及“七贤”,众所周知,在魏晋时期,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博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建阳除了被誉名为“南闽阙里”、“朱熹故里”外,还有个雅号——“七贤过化之乡”。这里的“七贤”并非“竹林七贤”,而是指朱熹、黄干、蔡元定、刘爚、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七位建阳历史上著名的贤人。“七贤”以朱熹为首,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晚年,他在建阳考亭建立沧洲精舍,聚徒著述讲学,与蔡元定、黄幹、刘爚、叶味道等门生创立著名的考亭学派。他们都是学有成就的理学家。

  “七贤”之中,黄幹是朱熹的女婿,侯官(今福州)人,其余六人均是建阳人。除朱熹在中华传统文化影响最大外,蔡氏九儒一门家族中蔡元定在理学成就上当属第二。杨万里曾保荐蔡元定时曰:“蔡元定性质迈豪,器识宏深,道德文章足以仪型于当时,著书立言足以垂范后世。与朱熹疏释六经、语、孟、学、庸之书,每有洞明自得之妙。”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蔡元定拜朱熹为师,通过交谈后,朱熹大惊道:“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因此二人著书立说,相得益彰,蔡元定因此被称之“闽学干城”。朱熹叹之:“人读易书难,季通(元定字)读难书易。”

  在“七贤”中,当属刘爚官职最高,官至工部尚书,卒后被赠金紫光禄大夫,封建阳开国男。刘爚年青时追随朱熹,在马伏建“云庄山房”,讲学论道,著作有《周易解》、《四书集成》、《礼记解》等。他最先奏请朝廷刊行朱熹《四书集注》,将朱子制定的《白鹿洞学规》颁示国子监和太学,为朱子学传世后代立下不朽功绩。

  黄幹年青时慕名朱熹,从福州来到朱熹身边拜师,是最受朱熹器重的弟子,朱熹赞其“志坚思苦。”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将次女许配给黄干。黄干在朱熹身边二十余年鞍前马后,助其授徒讲学,曾著有《四书通释》、《黄勉斋文集》、《易解》、《仪礼通解》等。

  熊禾是朱熹的再传弟子,他以弘扬朱子学为己任,用朱熹观点注释儒家经典,成为考亭学派的重要继承人。熊禾的主要著作有《易经讲义》、《春秋通解》、《大学广义》等。后人评介熊禾说:“朱熹有功于圣门,熊禾有功于朱熹。”

  游九言是“道南首豸山”、“程门立雪”主人公游酢的后裔,他长期在家乡麻沙镇长坪村讲学授徒,宣传程朱理学。当朱熹遭受朝廷打压,在“庆元党禁”之时,不少学者畏避灾祸,皆改换师门,阿谀权贵,而游九言却敢冒着罢官落职的危险,公然与朝廷对抗,大力颂扬理学,最终被朝廷贬去官职。直到端平年间,理学被平反,游九言被追授直图阁士,其著作的《默斋遗稿二卷》被收入《四库全书》。

  被列为“七贤”之一的叶味道,其父亲与朱熹交友颇深。受父之命,他师事朱熹,学问精深。叶味道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但主考官发现他思想有明显的程朱理学观点,便将他视为“伪学之徒”,使一顶原本属他的状元桂冠无端被剥去。回到家乡,叶味道坚持讲学,兴办溪山书院。直到理宗皇帝即位时,叶味道才被召回朝廷,得以重用,官至秘书省著作佐郎。其著有《易会通》、《大学讲义》、《四书说》等。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徐坤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