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产品十年磨一剑 威海广泰中标首都机场建设项目

2014-05-30 00:40:00来源:大众网 作者:姜洋
分享到:

今天,“走近山东创造——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采访团来到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采访中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公司董事长李广泰凭着科研人员的使命感在50岁时白手起家,研发一款产品曾经经历10多年的时间。最终凭借着自主知识产权,广泰公司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建设中击败所有外国对手,成功中标。

  大众网威海5月29日讯(记者 姜洋)今天,“走近山东创造——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采访团来到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采访中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公司董事长李广泰凭着科研人员的使命感在50岁时白手起家,研发一款产品曾经经历10多年的时间。最终凭借着自主知识产权,广泰公司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建设中击败所有外国对手,成功中标。

  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大众网记者介绍说,董事长李光太是从事科研出身,是原兰州电源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享受政府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光太在50岁事业的高峰期时,毅然离开兰州,走上了创业之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国的航空地面设备还是一片空白,尼克松总统从美国带来了启动飞机的电源车。作为科研人员,李广泰心里不是滋味,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下,他带着科研人员经过努力将属于中国的电源车开发了出来。

  最早的时候,李光太就是带着几个年轻的知识分子白手起家。创业之初,李光太租借了简陋的厂房。“董事长是这个行业有名的专家,他寻找客户,说想要做电源车,但是没有足够的经费,客户基于董事长的真诚和对他人品的信赖,在没有产品的情况下,借给董事长5万元启动金。”凭借着5万元的资金,李光太带着年轻的知识分子不断开发,终于有了第一台电源车面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广泰逐步发展起来。

  创业之初,广泰开发每一个产品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静止变频电源,是一种挂在机场廊桥底下给飞机供电的节能环保设备,在开发过程中,广泰最早想和国外合作,但他们只看中了市场却不想将技术教给广泰,由于种种原因,合作没有达成。后来广泰开始自己研发,整个研发过程经历了10多年的时间,产品逐步走向成熟。,2007年,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建设过程中,作为唯一一家国内公司,广泰的竞标对手全是国外的公司,最后一举中标,打败了所有国外对手。”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解西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