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铁路轨道边过年 铁路民警终成忠孝两全

2016-02-07 16:04:00来源:大众网作者:亓秀宝

  编者按:在年味中寻找新闻的味道,在行走中感受基层的变迁。今年是大众网连续第7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2016年春节期间,大众网记者们轻装上路,奔向田野乡村,深入厂矿车间,走进社区车站,采访工人、农民、普通市民等,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社情民意,记录祖国变化,书写人物故事,用行动体验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求,用笔墨记录基层生活的可喜变化,用文字见证华夏大地的喜庆祥和。 

  2016大众网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57)

    八旬老铁路轨道边过年 铁路民警终成忠孝两全

    这里属于泰山余脉,海拔千米,山路何止十八弯;这里老人和孩子居多,日出日落,时间拖长了脚步;这里辛泰铁路蜿蜒盘旋,穿山过河,成为一道壮丽风景。莱芜东站派出所常庄警务区坐落于此,民警姜增明来到这里已有8年,从最初的“不速之客”到群众家中的“座上客”,从最初的“孤立无援”到如今的“远怀近集”,从警三十年的他,在这里找到了“家”,用情义诠释着“忠”与“孝”。

  电务工作人员检查轨道变道是否存在漏电(记者亓秀宝摄).

  检查车厢铅封是否完整(记者亓秀宝摄).

  “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远离家乡的他,用三十年的时光丈量使命,用八年的坚守慈乌反哺,用熠熠生辉的人格大写“孝道”。他便是在莱芜常庄铁路站的民警姜增明。今日是除夕,大众网记者跟对姜增明的身影,走在绵延数十公里的铁轨沿线,听姜增明琐碎而又不平凡的铁路民警故事。

  检查道轨链接情况(记者亓秀宝摄)

  检查防护网加固情况(记者亓秀宝摄).

  临危受命时,他“出水才看两腿泥”

  2008年冬天,45岁的姜增明来到常庄警务区,辖区常庄、苗山、桃花峪三个站,26公里线路,货盗猖獗、危行频发。莱芜东所曾对货盗问题组织专项打击,但由于偷盗数额有限,且牵涉人数较多,打击效果也只是“雨过地皮湿”,事后很快卷土重来。此时,姜增明的到来,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

  “虽然多年从事线路工作,之前对常庄的问题也有些了解,但真正接手后还是十分怵头。”老姜回忆道。由于警务区警力少,加之惯性偷盗问题,当地百姓根本不把老姜当回事。初来的第二天,就给老姜一个“下马威”。夜间,运煤的列车临时停靠常庄,五六名当地百姓上车扒煤,远处蹲守的姜增明向所里报告后,立即上前制止。发现只有老姜一个人,带头村民走向前对姜增明冷冷地说道:“你就是新来的公安?明天下午五点在大秦村的村口等你,敢来吗?”姜增明当即回答:“有什么不敢的?”为了不激化矛盾,老姜选择单独来到约定地点,十几名村民立即将其围了起来。姜增明大喊一声:“都别动!我既然敢来,就不怕你们乱来,本来你们的问题不算大,但今天要是出了事,那就是大事!”村民们看着姜增明顿时没人说话,老姜对村民趁势说道:“咱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做事光明磊落。我对咱们这里的情况有所了解,大家的困难我知道,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走上违法犯罪的路。我是来交朋友的,但法律没有朋友,更不讲情面,我不想看到你们因为几块煤,撇下老婆孩子下了狱。”

  之所以敢“单刀赴会”,因为老姜对常庄的情况做过分析。货盗的源头在于贫穷,诱因在于煤炭是冬天的必需品,百姓偷煤只是为了取暖。只要能把利害讲清,问题没有那么复杂,矛盾没有那么尖锐。当天下午,姜增明凭着多年的群众工作经验,摆事实、讲道理,不仅控制了局面,还来到了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当时群众家里实在太穷了,这种情况疏比堵有效,打击反而可能激化矛盾。”老姜说,他后来同这个村的许多村民成了朋友,经常挨家挨户走访,日复一日,辖区治安逐渐好转。站区周边村庄的村民笑称:“老姜来了,麦子也长起来了。”原来,由于货盗多发,站区周边刚长出来的麦子被人、车踩压得不成样子。听说自己间接地惠及到庄稼,老姜哈哈一笑。

  “‘出水才看两腿泥’,干警察的肯定要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无论怎样,自己首先不能乱。”提到最近几年,老姜感叹道:“这几年,山里人外出打工,条件好了,货盗少了,人少了,人情味儿也薄了。”每逢过年过节,老姜都会到沿线村庄的孤寡空巢老人家中走一走,有时什么都不带,老人们同样高兴。

  检查消防器材完备情况(记者亓秀宝摄).

  姜增明检查车厢连接杆,并做记录(记者亓秀宝摄).

  忠孝两难间,他“两副担子一肩挑”

  2010年4月,姜增明跟往常一样在线路上巡查,突然接到邻居的电话,称留在老家的父亲因大脑缺氧晕倒在地,造成头部受伤,并伴有脑出血。当时的父亲已年近八旬,这样的创伤无疑是致命的。得知消息后,姜增明来不及收拾,向领导请假后,便抓紧赶往医院。幸而,老父亲抢救及时,醒了过来。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姜增明的泪水夺眶而出,他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许久说不出话来。父亲住院期间,姜增明到处考察养老院,但没有一家能让他放心。

  “爸,我打算把你接到我上班的警务区,这样能随时看到你,我也放心。”出院的父亲伴有心脏病、脑梗塞、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生活无法自理,姜增明将考虑多日的想法提了出来。父亲沉默良久,问了句:“领导会同意吗?会耽误工作吧?”在征得所领导同意后,姜增明将老人带到了警务区,为了不耽误工作,姜增明从附近村庄雇了一名日间照料人员。他白天忙工作,晚上照顾老人。警务区没有通自来水,只有一口水井,却是大肠杆菌超标,要喝水只能去5公里外的山里汲取。冬天大雪封山,与外界交通中断,生活十分不便。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警务区成了父子俩的家。父亲是名“老铁路”,老姜有了工作上的困惑都要同父亲沟通,父亲说得最多的就是“老百姓的事,要用老百姓的方式去解决”。五年来,父亲的记忆力逐渐衰退,父子俩的沟通越来越简单,老姜更多的是扶着父亲在院子里走一走。门外的一片竹林成了“天然氧吧”,院子里开辟的小菜园,挂满各种时令果蔬。夏天到来,警务区内外一片生机勃勃。84岁的老父亲学步般走得很慢,却走得很踏实。

  姜增明将老父亲接到单位宿舍,两位铁路人在轨道边再次团聚(记者亓秀宝摄).

  咨询电务工轨道变道检查情况(记者亓秀宝摄).

  扎根大山后,他“一家不圆万家圆”

  姜增明的妻子和女儿远在威海,父亲没来之前,老姜每月都要回威海与家人团聚。如今,工作与照顾父亲几乎成了他的全部。去年三月份,老姜的妻子患乳腺肿瘤,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女儿为了不让他分心,迟迟没有告诉他。直到妻子出院,老姜才得知情况。尽管老姜心急如焚,但身边有老父亲,还有脱不开身的工作,电话那边的牵挂,他只能放在心里。“很对不起她们母女,等退休吧,退了休,欠账一块儿还。”

  三十年来,姜增明把莱芜东所的各个警务区转了个遍,每一寸线路都有他的足印。无论走到哪,他总能跟当地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在他的值班室挂着一张辖区地图,是他用脚步丈量的地图,图上标记很简单,在他的眼中却很复杂,沿线辖区的每一个村庄,他都能在图上找出,各村的情况,他都如数家珍。常庄警务区也是辖区巡护力量的大家庭,每逢过年,地方护路办的巡护队员以及辖区村庄的治安联络员都会来到警务区,给老姜和父亲拜年,而这也成了他们一年工作的总结部署会。“大家能来,说明我们这支队伍很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嘛!”老姜看来,公安不是“三头六臂”,辖区3个车站、26公里线路的安全,却需要“三头六臂”,这就离不开大家的支持。

  2014年2月的一个凌晨,姜增明的值班电话突然响起,他从睡梦中猛地清醒过来,“一定是出事了”,他匆忙接起电话。果然,有列车司机报称,桃园隧道K78+129米处道心发现长约一米、宽约半米的白色异物,未造成列车停车。情况紧急,如果是人为摆放,有可能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老姜一边想一边推开了门。此时,外面竟飘起了细碎的雪花。“出去小心点,早点回来。”是父亲的声音,老人家也已经醒了。“爸,放心吧。”说完,老姜紧了紧大衣出了门。下过雪,山路湿滑摩托车走不得,警务区离事发地十几公里,如果有人正在搞破坏,等他赶过去怕已经来不及了。此时,老姜想到了位于K80+74处的护路员牟玉立夫妇,他们离着事发地不到两公里。老姜顾不得别的,只能试着将电话拨了过去。电话通了,老姜的压力轻了一半,他将情况告诉了牟玉立,对方二话不说,放下电话便赶往事发现场。近一个小时后,牟玉立的电话打来,称情况已摸清,是隧道施工留下的水泥袋,挂到道心后,被水浸湿结了冰,现已清除出隧道。有惊无险,老姜也松了口气,当他回到警务区时,天已蒙蒙亮。“情况查清,危险排除,那就是个水泥袋子。情况不明,危险不排除,它就是个‘不定时炸弹’。”在老姜看来,这绝不是白忙活。近年来,他管辖的3个车站、26公里线路,成为莱芜东所辖区治安环境最稳定的区段。2015年1月,常庄警务区被评为全局优秀警组。老姜说:“这个奖状是大家伙儿的。”

  工作细不微 老父亲得以安享晚年

  在常庄站姜增明简单而不失温暖的住所旁边,有一间小小的房屋,不大,7、8平米,仅供两张床和一组沙发,姜增明84岁的老父亲就住在这样简易的屋子里,由于腿脚不便,老人行动迟缓,独立行走都已经成为问题,但老人的脸上依旧笑容显现,充满了知足。

  从记者进入小屋到离开十几分钟的时间,老人家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姜增明却是个忙人,屋内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然后给老父亲擦拭脸、手。平时话语不多的姜增明面对记者的相机明显的显露出拘谨,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这一举动反而让老父亲表现的更加的喜悦,“这孩子不容易,我这把年纪了,一直挂着我,我为铁路颠簸了大半辈子,他有我的劲,却不爱说话。”姜老说完哈哈的笑了,姜增明此事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立在一旁不知所措。

  一进道轨,姜增明却像是变了个人,春节期间要进行很大范围的轨道检修和消防检查,姜增明装备好之后,完全把记者甩在了身后,自顾个的出门了,远处传来了鞭炮声,而他却充耳不闻,甚至连过年的饺子都没来得及准备。

  直至记者离去,姜增明依旧在轨道上几步一半蹲的检查着,做着重复了三十年的铁路“寻障工”……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