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乡村口搭起舞台 热热闹闹“唱大戏”

2016-02-12 17:02:00来源:大众网作者:赵洪芝

    编者按:在年味中寻找新闻的味道,在行走中感受基层的变迁。今年是大众网连续第7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2016年春节期间,大众网记者们轻装上路,奔向田野乡村,深入厂矿车间,走进社区车站,采访工人、农民、普通市民等,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社情民意,记录祖国变化,书写人物故事,用行动体验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求,用笔墨记录基层生活的可喜变化,用文字见证华夏大地的喜庆祥和。 

    2016大众网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108)

腰鼓表演后,艺术团成员们合影留念

艺术团在表演曲目《新龙船调》

艺术团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艺术团在孙家官庄拜年演出

前卞庄村头舞起喜新年大戏

  时间:2月10日

  地点:日照市两城街道

  记者:赵洪芝

  俗语称:大年初一拱拱手,三六九,往外走。喜庆祥和的年味还浓浓的沁浸在街头胡同,这边忙着炊烟袅袅下锅煮饺子,那边的欢声笑语已淹没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新的一年,就这样悄然的在唇齿眉眼间开启。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三,开春年过阳光正好。早上6点,当沉睡的两城街道东屯村才刚从睡梦中逐渐苏醒,村民徐公花就已经着装完毕,收拾营生,准备装车,开始一天的忙碌生活。

  她叫徐公花,今年46岁,是山海天两城街道东屯社区民间艺术团的团长。在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村子里,徐公花和其他十几名文艺爱好者一起组成了现在的艺术团,除了日常的展演娱乐外,春节期间,这支队伍尤其忙碌。

  “你们准备好了没,今天我们要在...演出”“昨天我们现场的群众热情很高涨,大家表现不错,今天还要再接再厉”一大早,徐公花就开始对当天的工作进行了逐个安排。“从2008年成立,我们的节目一直很受大家欢迎。我们有小品、舞蹈、民间小调,其中还有几个申报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说起艺术团,她非常自豪,兴奋地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没条件,都是自由活动。前几年,农村大发展,几乎每个村里都新修了文化广场,我们一下子有‘用武之地’了。从2010年开始,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到山海天周边的村组进行拜年演出,也希望大家都能在喜庆的文艺活动里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

  8点,一切收拾完毕,这支由群众自发组成的艺术团便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当天的第一个站点——孙家官庄。好的演出效果换来了高人气,以前艺术团主动去进村演出也很少有人看,但是在前几年,这支艺术团每到春节都会接到将近五六十个演出邀请,表演几百场节目。

  “这支艺术团还是挺不错的,编排的节目也不俗套,而且这几年每年都在更新,我们挺喜欢的”,“谁说我们老百姓不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现在日子好了,我们也想跟城里人一样看演出”,现场的老百姓不住的伸出大拇指,纷纷向这些“艺术家”点赞。

  在苗王庄的演出中,艺术团还意外的迎来了一位现场观众的表演请求。徐公花说,“我们很希望能跟当地的老百姓同台演出,更希望老百姓们喜欢我们的节目”,演出简单,排练不简单,为了这些春节特别演出,艺术团成员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我们的节目总共大概排了有上百个,大家每天都是在农闲之余聚在一起排练俩小时,

  其中获批省非遗的两个节目《打虾皮》、《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是我们的保留节目,前不久,在两城河口湿地公园这里发现了罕见的白天鹅,我们团队王洪谚老前辈还特地创作了歌曲《天鹅飞来》,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事,只是表现成艺术形式呈现给大家,当然我们也会继续加油鼓劲,为大家表演更多优秀的节目,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徐公花这样说。

  两城,是日照北大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当地民间文艺方兴未艾的摇篮。新年里,一场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演出让人们笑靥如花;欢笑里,一个居民精神文化建设水平在层层崛起。

  这一年,欢笑声真好。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毛德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