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卫平:山上的每一棵树都像我的孩子

2015-04-27 09:34:00来源:大众日报作者:117

□ 本报记者 赵 琳
  从沂源县南鲁山镇中心出发,顺着崎岖蜿蜒的盘山公路行驶10公里,到达了茨峪村,从茨峪村继续往山上走,走过4公里坑洼不平的山路,就是护林员宫卫平的“护林家”。
  山斧头、对讲机,这是宫卫平每天巡山的全部“装备”。从15岁起,他便开始在鲁山林场工作,一干就是38年,悉心呵护着面积达3000多亩的山林。他坚持每天巡山三次,并定时向场部汇报情况,几乎从未间断。
  宫卫平现在负责鲁山林场茨峪护林片,护林片与5个村接壤,周围村民都有烧荒、上山砍柴、放羊的习惯,护林线路长,管护难度大。为了提高护林效果,增强周围村民的护林意识,防止森林火灾,宫卫平经常到邻近村子走访,与村民交朋友,宣传防火知识和林业法律法规。他的举动获得了很多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说句实话,要是他们连我这个护林员的存在都不知道,上山砍柴不就更随意了嘛?”
  山路狭窄陡峭,必须小心谨慎步行前进,每天巡山,宫卫平都要至少花费6个小时。碰上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巡山就更难了。“现在巡山和原来不一样了。”宫卫平说,原来巡山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盗树,现在随着护林知识的普及,这种情况少了,巡山的主要任务是防火、防治病虫害等。
  午饭时分,巡山工作还未结束。一般情况下,宫卫平会找一块靠水的大石头坐下,拿出早上准备的煎饼和咸菜,吃上几口,再用手捧起溪水喝两口。旁人看起来“凑付”的一顿饭,宫卫平却觉得是“享受”,“你看这泉水,都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没有任何污染,水质绝对好。”
  巡山结束,大概是下午四五点钟,宫卫平回到“护林家”。所谓的“护林家”,就是护林点,距离最近的村庄也有一条4公里长的羊肠小道。林中清冷昏暗,室内的温度比外面高不了多少,屋里只有一盏靠电瓶供电的节能灯,他每隔几天就要下山到附近村里充电,再带上山。微弱的灯光下,简陋的客厅一览无余,只有一张桌子、一个炉子、一个柜子。
  2012年冬天,宫卫平在山上巡逻时不慎从山崖滚落,七根肋骨骨折,仅仅在医院里住了7天,就不顾医生劝阻回茨峪林区,回到了工作岗位。在他的精心管护下,茨峪林片连续多年没有发生盗伐滥伐树木的现象,从未发生过一次火警。
  山里很安静,除了小溪流水声、摩托马达声,几乎没有其他的声音。站在山头的宫卫平说,他经常在巡山时俯视山林,“山上的每一棵树都像我的孩子,正在茁壮成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红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