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下,作为抵押物的资产在贬值,而债务在‘利滚利’增长,负债让不少中小企业濒临破产边缘。”1月23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中,烟台太明灯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彦明委员以亲身经历,建言政府应扶持专门的中介机构,千方百计帮企业解开债务“死结”。
韩彦明3年前曾以总值2500万元的房产作抵押,贷款500万元用于经营。结果前不久,他被告知这些抵押物缩水到了1500万元;而500万元贷款一年利息就是40万元,未来还可能收房产税。“再贷下去我很快就会破产!”他找到上下游“债务链”,终于成功地把自己给“择”了出来。
“好比A欠B100万元,B欠C100万元,C欠D100万元,A手头刚好有个古董D喜欢,四个人的债就都解除了。”他说,“就这样,我把自己的债务解脱了,还帮了身边几个朋友。但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做这件事,出面协调各种‘我愿意’。”
韩彦明说,欠债不一定还“钱”。好比一位年轻画家需要在北京买房,拿不出400万元房款,一位企业家看好这位画家的升值潜力,帮他出房款,约定买断他3年的作品。这也未尝不可。
中介帮人“解套”于己有何好处?韩彦明举例说,假如酒厂欠农民粮食钱还不上,农机厂欠银行钱,产品又出现积压,都濒临破产。实际上,农民又需要花钱买农机。中介可找到一家酒店,低价买酒厂的酒;再协调酒厂低价买农机给农民抵账。中介可赚佣金或差价。
“这样的债权债务抵冲,在很多省市已经开始做了。我们的企业家应该有减债的意识;政府应扶持和规范这样的中介机构,帮企业‘排雷’。”他说,当然,政府也可以自己做这件事,让为债务所困的企业主动申报债权债务关系,从中剥茧抽丝,找到利益共同点去解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