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擘画“十三五”新蓝图

2016-01-26 17:37:00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兰传斌 贾瑞君

  本报济南1月24日讯 今天,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郭树清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中,清晰擘画出了山东未来五年的宏伟新蓝图:重点完成十大战略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人均达到1.5万美元,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将消除所有贫困人口。

  今后五年内,山东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据悉,“十三五”需要重点完成的十大战略任务包括:创新引领,激发增长潜能;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扩大开放,增创竞争优势;优化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强化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协调均衡,实现共同繁荣;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省;绿色生态,推动可持续发展;传承发展,创建文化高地;共享共建,打造幸福山东。

  我省提出“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这些主要目标共涉及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四类27个主要指标,包括14个约束性指标和13个预期性指标。其中,我省提出“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战略16项、工程56项、规划23项、行动11项,合计106项;设置13个专栏,明确了70项细化目标,具体部署一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

  为响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省提出“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按照规划,山东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65%和55%以上,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5%,完成180万套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一岁,林木绿化率达到27%,地级以上城市PM2.5浓度累计降低35%。

  到2020年,山东综合实力将迈上新台阶,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突破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发展协调性全面增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将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生态承载力的省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