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乎者也”下乡,老人住进“上房”

2015-11-18 09:53:00来源:大众日报作者:

  □ 本报记者 孟一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于惠惠

  “都啥年代了,还论什么‘上房’不‘上房’的?”近日,当孔为峰第一次到曲阜市尼山镇周庄村讲儒学课,希望通过“让老人住‘上房’”让村民理解“孝”的时代新解时,台下随之议论纷纷。在很多人看来,把“之乎者也”搬进农村,实在有点不靠谱。

  然而,很多村民在毛巾、肥皂、洗衣粉“诱惑”着听过几堂课后,变化悄然在周遭发生。有人真把“上房”腾出来让给父母;村里几十年改不了的烧垃圾习惯没了踪迹;连三四岁的娃娃吃雪糕都会捏着包装纸找到垃圾箱才丢掉……向善的德行,竟让老一辈的“农村味”慢慢回来了。

  在曲阜,每当在有新的村庄开设儒学课堂,有着曲阜实验小学教师身份的孔为峰总被推上讲台“踢头三脚”。“孔老师讲课用土话,爱说故事,俺们都爱听。”用周庄村村民孔令存的话来说,孔为峰讲的都是看得见用得着的东西。

  儒学在用不在学,这是孔为峰致力儒学传播的一贯坚持。早在2003年,孔为峰就自掏腰包在论语碑苑租了房,面向社会免费开设儒学课。后来,小有名气的他开始全国巡讲。

  “儒家讲,‘礼失求诸于野’。意思是说,天性之‘礼’,在偏远的地方丢失的少,也更容易唤醒。”孔为峰说,农村邻里关系天然紧密、好面子,这都使儒学教育易于见到成效。这也促使他跑遍曲阜大小村庄,几乎每个周末都赶赴不取分文的“君子之约”。

  “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化归于民众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孔为峰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通力协作。“不过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儒学讲堂3429个,服务群众70.5万人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