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一户一策,“老大难”严庆民脱贫了

2015-11-17 07:31:00来源:大众日报作者:

  □记者 吴宝书 通讯员 丁秋松 报道

  本报鄄城讯 初冬季节,黄河上吹来的风冻得人打哆嗦,但严庆民在他的蔬菜大棚里,脱了棉外套仍觉得热。“看着这些绿油油的辣椒,就让人心里暖和。”严庆民边摘着辣椒,边和省里下派的“第一书记”陈长辉拉着家常。

  “这季辣椒卖了,家里的欠债都还清了吧?”陈长辉问。“今春头茬西瓜就卖了2万多,账早还得差不多了。这茬辣椒卖2万没问题,能让我过个好年了。”严庆民咧开嘴笑着说。

  严庆民是鄄城县左营乡菅寺村的农民,55岁的他以前没过几天好日子。他和老伴患有慢性病,一年医药费就得五六千元,而他除了种地,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之前,严庆民家里除了一张床和吃饭的桌子,惟一的家具就是一台老式电视,低矮的灶房门只用一根绳当挂锁。

  管寺村地处黄河滩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像严庆民这样的贫困户相对较多。左营乡党委副书记李言民作为严庆民的帮扶责任人,以前也做了不少努力,帮他养过鸡、送过兔、栽过果树,可小打小闹的帮扶效果不理想。“形不成规模和产业化,不但致不了富,甚至还赔钱。”李言民无奈地说。

  两年前,菏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鄄城县为每个贫困户建立“脱贫档案”,实行“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精细化管理,为全县每个贫困户都制定了帮扶方案,明确了帮扶人,县乡两级7203名党员干部全部参与,确保帮助每一个贫困户精准脱贫。

  “第一书记”陈长辉和左营乡的干部经过研究,制定了一个扶贫方案:把分散的扶贫资金集中起来,通过流转土地,集中建起100个蔬菜大棚,分包给周边三个村像严庆民这样的贫困户,并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指导。规模有了,技术有了,严庆民“空着手”就可以种大棚菜,采摘后地头就能把菜卖了。“什么也不用愁,只管用心侍弄蔬菜就行,真是一条适合我家致富的好路子。”严庆民多年的脱贫梦成真了,生活信心一下子足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