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白晓 本报通讯员 李颖慧 周筠
“下面图形中哪两条线互相平行?夏馨悦回答一下好吗?”
“老师,线段1和3平行,线段2和4平行。”夏馨悦走上讲台对着屏幕边比划边回答道。
这段师生对话看似普通,但发生地却不是一般意义的课堂。提问的是青岛市南区大学路小学的名师王超,而作答的学生夏馨悦,却远在70公里之外的胶州市洋河镇洋河小学。
每周,大学路小学和洋河小学都会开展这样的连线教学。老师在大学路小学的课堂提问,洋河小学的学生一站起来回答,带有感应装置的摄像机会自动推进,给出“脸部特写”,方便老师点评。同样,洋河小学的老师上课,青岛的老师也能全程参与,在教学方法和思路等方面提出建议。
“能跟青岛市区的同学一起上课,真是太好了。”夏馨悦说,同学们都对那间能让他们跟青岛小伙伴一块上课的神奇教室充满期待。
一直以来,农村小学受师资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限制,很难达到城市小学的教学水平。“利用网络,我们搭建起一个云课堂,平台上有很多教学资源,包括老师教案、学生习题等,两地学生可以共享。”洋河小学副校长陈建成介绍说,“今年以来,我们每周都要与市区的大学路小学开展3次这样的教学,农村孩子与市区孩子一起上课,都能享受到城里优质的教育资源。”
云课堂的开通,为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新思路。洋河小学的的老师在自家教室就能了解青岛名师的教学思路,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利用云课堂,洋河小学还开展了小班教育,每班只有30个学生,学生以小组围坐的方式听课,方便讨论和合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