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六个关键细节读懂长征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长征,中国的英雄史诗,人类的精神丰碑。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取得长征的光辉胜利。
80年来,关于长征,关于长征精神,人们从未停止过回望,也从未放弃过追寻。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权威军史专家详解长征6个细节,帮助人们读懂长征。
细节一:“二万五千里”是怎么来的?
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王建强: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里程不是在地图上测量出来的,更不是凭空编造的,而是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的。
“二万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的行程。在计算红军长征行程时,有几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一是长征途中,红军打的是运动战,频繁迂回穿插、重复走路;二是红军在行军作战中,还要筹款、做群众工作等,这些都需要走路;三是在长征中,特别是长征初期,红军由于缺少地图,走错路的事经常发生。
经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走得最多的应是担负侦察、作战、掩护、迂回、穿插等任务最多的基层作战部队。
细节二:“长征”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翟清华:
“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随着红军战略转移的演进逐步提出的。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见的将中央红军的行动称为“长征”的最早文献。
1935年5月,红军总司令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第一次提出了“万里长征”的概念。
1935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
此后,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等概念逐渐被固定下来,并广泛使用。
细节三: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伟大的转折?
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马卫防:
在遵义会议召开之前,中央红军先后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长征初期的一连串失利。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失利的教训。会议做出了四项决定:一是选举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二是指定张闻天起草《遵义会议决议》;三是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进行调整;四是取消博古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从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开始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为夺取长征的胜利,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细节四:毛泽东为什么称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
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徐飞:
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在访问中国时,盛赞毛泽东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1935年1月28日当晚至次日凌晨,红军除以少数部队阻击国民党军外,主力部队轻装一渡赤水。
2月9日,红军在滇北扎西地区集结并进行了整编。此时,由于国民党军各路人马纷纷向川、滇边境地区急进,其黔北地区的防守兵力十分空虚。毛泽东抓住战机,指挥红军杀了个回马枪,于2月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直指黔北。
当各路国民党军云集而来时,3月16日至17日,红军在茅台镇及其附近地区三渡赤水,西进川南。鉴于调动敌人的目的已经达成,毛泽东决定乘敌新的合围将成未成之际,再杀一个回马枪。红军以一个团伪装成主力继续诱敌西进,而真正的主力却于3月21日晚至22日,以隐蔽、迅速的动作,从各路敌人间隙中穿过,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而又最精彩的一次军事行动,是中国工农红军战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典型战例,也因此被毛泽东本人认为是他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
细节五:大渡河畔红军为什么没有成为“石达开第二”?
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贺斌:
抢渡大渡河,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又一次惊心动魄的军事行动。
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3万多太平军在此被清军剿灭。其实,当时中央红军同70多年前的太平军相比,形势更加严峻。然而,为什么中央红军没有重蹈石达开的覆辙?
一是红军战术指挥得当。中央红军吸取了石达开的教训,灵活机动而又快速高效地应对敌情。
二是红军官兵英勇顽强,常常在“死地”得以化险为夷。安顺场距离泸定桥160公里,崎岖的山路盘绕在山腰间,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行走十分困难。红4团先头部队一昼夜疾行240里,然后又组织22位勇士手攀桥栏、脚踩铁索向对岸猛冲猛打,飞夺泸定桥。这样的速度和意志力、战斗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三是民族政策深得人心。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红军穿过彝民区比当年石达开的部队快了8天。正是这宝贵的8天,红军得以摆脱追兵,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此外,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符合民心,国民党军内部的派系矛盾和红军内部的坚强团结等因素也促成红军顺利渡河,而这些都是石达开的太平军所不具备的。因此,大渡河最终成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细节六:外国人如何评价长征?
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刘向东:
由于红军长征胜利在世界上产生的巨大影响,数十年里,不断有记者、作家、友好人士采访、著述、评论长征。曾到延安采访的美国著名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说:“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更不能描绘出参加长征的红军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受的苦难。”她当时满怀信心地预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在世界军事界,长征精神同样成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军事财富。
2005年,以色列国防军退役军官武大卫按照红三军团的路线走完了长征路:“这次长征之行,让我知道了什么样的军人才是真正的军人,才是能够打胜仗的军队,才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军队……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景仰和学习。”(记者王玉山、王经国、梅常伟、曾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