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小记者 国际日报山东版

      您的位置: 大众网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经济

 

从薄田到富地
——关注农业综合开发(1)
2002-07-02 05:59:40 

  田成方、林成网,沟渠、路林、桥涵闸。站在高密市拒城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里面,很难让人相信:四年前,这里的土地还是沟壑纵横,凹凸不平。但农业综合开发的确给这里的土地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1998年,高密市拒城河镇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3年时间,拒城河镇共整地改土2万多亩,打挖、复修机电井197眼,建造各类桥闸257座,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设施。昔日“旱天茅草荒,雨天涝汪汪”的薄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富地。拒城河镇的一位领导介绍说:“那些地没开发前小麦亩产也就是250公斤左右,一亩能收350公斤很难,经过综合开发后,现在亩产已经超过了500公斤。”
  我省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少,耕地中又多是中低产田,改造中低产田成为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最初的重点。在项目区的开发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深翻土地、改良土壤,规划建设生态防护林网,提高了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据统计,“九五”期间,我省通过项目实施共改造中低产田1003万亩,造林76·9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林木覆盖率由14%提高到20%,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77·5万吨。
  在农业综合开发中,中低产田改造不仅增强了粮食的生产能力,而且也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搭起了一个平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东营低洼盐碱地多,产量不高,大多属于中低产田。2001年,东营市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项目区基本建成了“渠相通、路相连”的高产稳产田。针对本地实际,东营市又以开发促调整,在土地治理项目区发展了3万亩冬枣,1万亩桑田,3万亩蔬菜,1万亩优质牧草,项目区粮食比例达到了44:56,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促进了项目区农民的收入。2001年,东营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人均增收了342·19元。
  从亩产200公斤左右的靠天收种的中低产田,到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富地,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在改造中低产田上迈出一坚实的一步。
  本报记者 王建国
  小资料 农业综合开发,是由中央及省市财政直接投资、银行贷款以及项目单位和群众自筹资金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发活动。我省自1988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到2001年底全省累计完成投资71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100万亩,建成多种经营项目630多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和农业科技综合推广示范园30处。

 

 编辑: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 专刊推荐 :::

  人  物  大众周末
  大众书画  
丰  收
  都市女性
  现代教育
  资  讯
  城市信报
  大众娱乐
  速  读
  往  事
  青 未 了
  健    康
  法  鉴
  人文阅读

::: 新闻专题 :::

-

感受海尔“流程再造”

-

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

-

“三农”问题政策解读

-

鲁中新闻丝路文化之旅

-

大众网 总编在线

-

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

-

魅力济南 大众网报道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2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mail.dzdaily.com.cn
鲁ICP证000100号